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果实、新枝蔓等,幼嫩组织最容易感染。叶片发病时叶片正面覆盖白粉状物,开始发病时,在叶面上呈现白粉斑,严重时白粉布满叶片,幼果受害,果面上着生白色粉状物,有时造成果实裂口,新梢、果柄及穗轴发病时,发病部位起始白色,后期变为黑褐色、网状线纹,覆盖白色粉状物。有时在生长后期白粉状物出现黄色、黑色颗粒状物。
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
葡萄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通过气流传播,在一个生长季可以多次侵染,病害发生的最适宜温度是23-30℃;相对湿度为85%,因此,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
光照也是影响病害的重要环境因子,光照充足的部位白粉病的发生严重度要比遮荫处的低几倍。栽培过密,施氮肥过多,修剪、摘副梢不及时,枝梢徒长,通风透光状况不良的果园,白粉病发病较重;不同品种和组织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欧洲品种比较感病,美洲品种抗性较强;嫩梢、嫩叶、幼果较老熟组织感病。
葡萄白粉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要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使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选用翠姆特种水溶肥,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要注意喷药保护,在葡萄白粉病高发期的时候,要注意喷药治疗和防治。
葡萄白粉病为害葡萄的叶、果、蔓等,以绿色幼嫩组织最易感病。叶片受害,产生灰白色斑块,上面覆盖白粉。严重时白粉可布满全叶、枯萎而脱落。幼果受害,先在褪绿斑块上出现星芒 状花纹,上盖白粉病果不易长大,小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