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你的身体太弱了。
一般来说,感冒是无药可以根治的。我们打针吃药只不过是把症状暂时控制而已。其实,要像感冒好起来,完全是靠我们身体本身的免疫力的。
我觉得,你应该在这段时间,多休息,吃点宝品,调理调理一下你的身体!
要还是要吃的。吃药以后,感冒症状消失,人的心情就会好。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他的免疫力会强起来的!那么你的感冒才会快点好起来的。
归根到底,你感冒一直不好起来,是由于你的身体弱。
你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我个人认为,天气转变快,可以导致大家感冒的几率大增。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感冒跟天气无关。你感冒只是因为你的身体弱。
根据你的描述
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或是说提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想想看最近有没有吃什么易过敏或是什么不好的食品?(如海鲜之类或是其他食品)
2.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品。 3.注意居室通风,让房间的空气流通。4.调配一下饮食方面,这样每天适当的增加(补充)一些营养。 适当的参见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增强自身体质(但不要过量,要循环渐进的增强)。 5.想想看,最近是否受过什么惊吓,有没有去过什么地方(比如医院之类易传染的公共场所)?6.不要长时间吹空调。 7.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不要过度劳累,适当的射放心理压力,每天要保持心情愉快、放松,不要过度紧张。8.最后我还是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次,这样更放心。
通过以上几点提醒,我希望你会想起(或找到)发病的原因,祝早日康复!
感冒分两种,流鼻涕的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不流鼻涕,一般是风热感冒。
具体如下:
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茶吧,别太浓。还可以喝生姜汤。
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
感冒时饮食要清淡。
室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
秋防感冒“七饮”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7、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以下是一些缓解方法
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你都可以试试。
冬季感冒治疗七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感冒无效可治,这从何谈起?
1、感冒无非是病毒性感冒(占90%)或细菌性感冒等,怎无药可治?
2、还有,感冒经常打点滴,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治疗方法(如果只是普通感冒的话),是一种不合理用药的典型表现。经常打点滴治感冒,导致身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一般的药物治疗便不会再起疗效,长期注射用药治疗普通疾病,以后有点稍大的病,不就无药可治?
3、谈谈个人对用药的感受,权当抛砖引玉:除非急诊,一般来说,能治病首选中药(并不表示中药无副作用,而是耐药性问题不那么严重),然后是西药口服,再次之是注射用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
4、对于楼主的问题,现在问题已经产生,不妨调整用药方案,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耐药性问题较突出。可以返回中药调调理治疗(不一定没有效,可能会慢些了),有些中药可能难吃,可毕竟是健康问题,要重视呀(相当于为健康存钱)。具体来说,感冒只要不是发高烧,头巨痛,就不要去打点滴。
5、用药选择:现在可治感冒的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可选的可多了,具体选择根据病症表现,咨询医生(要是我,治感冒,两粒上清丸就好)。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风寒感冒”的食疗膳方:
1. 葱豉饮
取葱白15根,淡豆豉、生姜各10克。三味捣烂,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或煮沸2分钟。取汁温服,服后加衣被静卧取汗。
2. 生姜粥
用粳米50克,生姜6--9克(切细或捣烂),葱白2根。先用粳米煮稀粥,粥成后加入生姜及葱白,再煮片刻,温热顿服取汗。
3. 姜糖饮
取生姜15克,葱白3段,加水500毫升,煮沸加红糖20克。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4. 苏叶蛋
用苏叶30克,鸡蛋2枚。先煎苏叶数分钟,去渣,再将鸡蛋打破搅匀倒入药汁中,上火煮3--5沸即成。顿服,每日2次。药后盖被取汗。
以上四法,对风寒表实感冒之轻者,均有发汗解表的治疗作用。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