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之所以要在敦刻尔克地区大撤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
(1)德军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马其诺防线,致使英法联军之前的战争准备计划彻底落空。
(2)德军的闪电战(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致使英法联军的兵团集群被分割、包围,战场形势非常不利。
(3)德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
在以上三点的共同作用下,如果英法联军再不进行及时、有效(有组织)的总退却,必然会遭到德军的全歼。这不仅对于当时的战局,甚至对于之后二战整体的态势发展也非常不利。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英法对战争爆发的预测不足,再加上长期对德实行绥靖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德军新战法、战术的训练、实施,研究不到位,以致最终自食苦果。
在这个阶段呢,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先以空军威慑,然后以装甲机动部队快速突入,最后由步兵包围并消灭敌军,就是所谓的“闪电战”,对于这种战术,一战后一直习惯大规模阵地战欧洲各国陆军完全没有防御策略,造成德军所向彼靡;
据记载,当时欧洲陆军规模最大的国家是波兰,但拥有机械化部队的德军还是在三个星期内就摧毁了数量大大多于自己的波兰空、陆军;
闪电战将陆军的机械化部队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推进速度快,让受到政府“绥靖政策”影响而士气低落的英法军队来不及备战;如果强制反击,即使人数和装备相近,也无法避免被兵种配合默契,调动合理的德军歼灭的命运;
空军的作用,作为最迅速的攻击部队,空军对于打阵地战敌军威胁巨大,当时德国空军实力强劲,而英国皇家空军执意保留飞机,为以后防卫英伦三岛保存实力,也助长了德国空军在欧洲上空的嚣张气焰
打仗不只是单纯的数字对比
当时的情况是英法联军主力已经给德军分割包围,以英法联军的战斗力根本无法突破德军的包围圈,在外部也不可能马上组织出一只强大的军团去增援。
给包围的联军士气低落,补给有限,而且素质根本就不是德军的对手,不撤退早晚都会全部投降德军,还不如乘着海上还有退路的时候先撤退,毕竟这是英军陆军的主力部队,如果这些部队都给消灭了估计英军几年内都打不了任何陆战了。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英法联军已经和德军打过仗了,而且已经完败了,再打下去完全就是送死,按照西方人的作风剩下的就只有投降了。大批法军部队已经给包围的连敦刻尔克都撤退不到了,英军我估计是本来就是抱着二心,一看战局不行马上撒腿就跑,对英国来说战局已经没有悬念了本来西欧大陆主要就是靠法军和德军对抗,英军只是辅助的砝码,想不到法军那么不堪一击,几周内主力就全军覆没,英军的底子薄,这批在敦刻尔克30万左右的英军基本上就是大英帝国陆军的种子了,这批军队没了以后英军肯定没有后备力量可以补充,所以对英国来说只有撤退这条路可以选择。
虽然好几十万,但是兵败如山倒(基本被包围),被德国装甲部队像撵鸭子一样(头上有敌机,屁股后面有坦克)赶到海边。而且一路走把一些重型装备抛弃了,关键是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人人倒拖着枪不求比德军跑得快,只求比友军跑得快,这战没法打了。
英法陆军的战斗力都不咋样,英军在缅甸被日军打得落荒而逃,法军除了拿破仑时期在欧洲称霸,妄称第一陆军。而且没有空中优势,面对德国立体战争极度不适应,兵败如山倒,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