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怎么会掉下来?不是任何东西在太空上都是飘浮的吗?

2025-02-20 18:58: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卫星在太空中并不是漂浮的,而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以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当卫星的运动受到影响而降低速度会使得向心力变小,小于万有引力就会使轨道降低,随着轨道降低,大气密度会增大,会有更大的阻力产生,更大程度降低速度,当卫星轨道下降到一定程度,卫星会被稠密大气产生的摩擦而烧毁,最终掉下来。

详细解析:

地球人造卫星的轨道可以分为三种: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三种轨道的高度分别是:

  • 低轨道:距地面小于1000公里;

  • 中高轨道:距地面在1000公里到20000公里之间;

  • 高轨道:距地面大于20000公里。

对于低轨道卫星来说,大气的阻力是影响卫星寿命的主要因素,一般低轨道卫星寿命都比较短,而中高轨道的卫星寿命较长,甚至会超过上千年。

对卫星产生阻力的主要是大气,但阻力的大小除了大气的密度还和卫星的形状、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对于低轨道卫星,为了延长寿命也常常采用携带燃料,当轨道降低时进行变轨制动。

另外对于高轨卫星,如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已运行了几十亿年,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轨道足够高,不会受到大气组力影响,基本保持着稳定的运行状态。

回答(2):

近地卫星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终归有一定阻力的,如太空垃圾,尘埃,稀薄的空气等,它会速度降低失去平衡离心力而掉向地球。

回答(3):

地球引力呀,,,不然人都可以飘起来了呵

回答(4):

当物体达不到宇宙第一速度就会掉下来

回答(5):

太空垃圾多,失控等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