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系统是电脑的软件基础。它和电脑的硬件组成了系统。使电脑能够为人类工作。
2、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安装在操作系统里面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基础性的软件。
3、用一个简单的比方来说明操作系统、电脑硬件、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电脑硬件就相当于土地一样,操作系统就像土地上的清水房子,而应用软件就像是房子里面的家具、人、水管。气管、电线、外墙颜色等等附属设施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好房子。
4、同时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工具,煮饭需要水电气、娱乐需要电视机、收音机等等;在电脑中也就是需要不同应用软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做图需要photoshop,Autocad,文字处理需要word,电子表格需要excel一样。
如果把计算机硬件比喻成一台汽车,那么方向盘,离合器,变速杆什么的就象是操作系统,驾驶人并不知道汽车如何工作,但是通过汽车提供给我们的接口(方向盘,油门,刹车等)就可以让汽车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因此我们可以说操作系统全面接管硬件,使用人不必知道硬件如何工作,只要利用操作系统接口去操作硬件就完成硬件操作。应用软件就是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一层软件,利用操作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应用。如果再接合上面的例子来说,如驾驶车辆表演各种节目,那么节目的编排就是应用软件。
简而言之,操作系统是管理硬件与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它是实现用户与硬件的纽带,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操作系统,一样可以运行应用程序,但是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所以如果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就省去了应用程序与硬件的交互;直观去理解就是,你开机到关机,始终在运行的,这就是操作系统。
而你的理解不完全正确,只要是运行的应用程序,就必然得需要CPU执行,但是CPU执行这个应用程序执行多久等等,也就是管理CPU的执行或者进程管理,这就是操作系统的功能;而动态链接库的作用是把一些经常需要调用的资源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库,方便了其他程序的调用,省去了每个应用程序都各自的添加这些资源,这样提高了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PS: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操作系统原理方面的书籍。
操作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内核和内核之外的一些程序。
内核就是直接控制最底层的硬件,而我们日常所用到的软件,大都是通过内核之外一些程与内核之间的接口完成的,例如WINDOWS API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应用程序与内核的接口,以实现硬件上的一些操作……
操作系统并不是都用机器语言做出来的,大多是汇编语言,而应用程序是用像VC,VB这些高级语言做出来的。应用程序被cpu识别需要操作系统的翻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程序有Win版、Linux版、Mac版等(如果都可以被CPU直接识别的话那就做一个版本不就好了???),更何况这还牵扯到不同架构的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