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些超前,因为目前仍然处于科研阶段,而且研究的人很少,毕竟这是一种跨学科科研。
就我个人认为,人通过耳朵接收声音反映到大脑,右脑有一部分神经和单元是用来处理这些信号并条件反射出相应数据库(早先人自我锻炼的听力库)而再通过神经单元影响人体各生理部位及其他神经,神经是有组合的,当传入大脑的信号让神经紊乱不堪,人往往就会焦躁,所以这种音乐会让听者心浮气躁,如果一些音乐信号让神经舒缓,脑神经压力变小,那么人们听起来就很舒服,其他情绪也是如此。
但每个人不同,比如摇滚乐,一些人就接受不了,但很多人就喜欢,这也是每个人神经构造和早期形成数据库不同的差别。
音乐是美感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是供自我和他人听觉享受的时间艺术。只有美的动情的音乐才能悦耳动听,让人心动。如果不美、不好听,没有情绪变化,没有韵味甚至噼里啪啦很难听,听了让人心烦,这种音乐又有谁来欣赏呢?因此如何使柳琴音乐悦耳动听、沁人心脾,甚至惊心动魄、流连忘返,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