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骗子混进家长群冒充班主任收钱,如何警惕骗局?

2025-05-08 21:23: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桂林的骗子混进家长群冒充班主任收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隆安县有家长爆料称,他们班级QQ群里看到一条信息,发布这条信息的头像是孩子班级老师的,内容是需要交纳369元(339元资料费,30元复印费)。还附上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二维码,要求家长尽快缴纳。消息一发,就有几位家长纷纷响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马上通过扫码支付369元!接着开始有家长质疑,这个人解释称自己确实是班主任,只是换号了。所幸这个时候,真正的班主任出来了。原来,这个家长群里前一天混进了一个骗子,这天中午,骗子趁班主任上台表演节目的时候,冒充班主任发布虚假的收费通知,头像都跟班主任一模一样,因此有几位家长被骗了,所幸真正的班主任及时出来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被骗家长已自行前往派出所报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凡是入群人员,都要做到五点:一:看身份。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二: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群主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三: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四: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五: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除此之外,有时候还会有第二个骗子进群,假装是家长,然后和假班主任“演双簧”。大家要多留个心眼!请扩散出去让更多家长看到,提醒大家小心骗子!

回答(2):

在遇到转账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审核对方的身份和真实信息,确认对方没有被盗号,是自己认识的人,可以信任的人以后才能转账,如果遇到不确定是否是骗局的,可以去询问一下民警,他们会帮助你辨别是否是骗局。如果发现是骗局但是已经转账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然后打电话给银行,冻结这笔资金流动。

回答(3):

首先在别人以班主任等特殊身份向你收钱时,一定要给对方打个电话确认其身份不可盲目给他人转钱。

回答(4):

我觉得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看清对方的身份,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