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和师父是两回事。师傅是广意的尊称,而师父却是狭意的称谓。对不相识的人求助时尊称一声师傅。其实和现在的称先生是一回事。傅:有相帮扶之意。一词二拆,尊师在前,求傅在后。古时太子的老师称太傅,就有既为师,又傅佐之意。而师父的称谓是特定的,你拜谁为师,你就尊谁为师父,无论你有多大,拜师就降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傅
:
1.老师的通称。
2.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
3.对僧道的尊称。
4.对衙门中吏役的尊称。
5.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
师父
:
1.古时老师的通称。
2.对有技艺者的尊称。
3.对出家人的尊称。
师父的说法和中国从前的学徒制有关。所有的徒弟喊师父。那时的师父常常与徒弟自己的父辈年龄相接近。有时又把师父的妻子称作师母。(这个听过吧-
-)
到了后来,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师父”变成了师傅,而且用师傅这个词更加普遍。
早期时主要使用的是“师父”这样两个字,这和那时主要传艺的是与男性不无关系,可是到了后来传艺的不仅有男性,也有女性。也有年轻人教年老者某项技能,所以就自然的兴起了使用师傅这样的词。
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更多的人使用师傅这个词。师傅的称呼无所不在。在北京的街头上如果你需要和某个不相识的人说话首先会说“师傅!.....”。在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师傅的称呼是那样的普遍。师傅的称呼也同时被社会所认可,是一种比较礼貌的称呼。如“师傅,劳驾”等等。由此可见“师傅”这个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超出了原先教与学的关系,是不相识人之间的一种称呼,也基本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替代了“师父”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