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思维中,对事物的抽象认识是通过意象来实现的,中国人习惯用感性的形象来直观地把握客体。著名的印章石——田黄石,根据色泽分为“黄金黄”、“橘皮黄”、“枇杷黄”、“桂花黄”、“鸡油黄”、“熟栗黄”、“皂黄”、“桐油黄”等。田黄玉中特别温润者,称为“黄冻”。一个“冻”字,栩栩如生地传达了这种玉给人的感觉。
汉语的表达习惯是用典故,许多抽象的道理,汉语用“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削足适履”、“落井下石”……这样文学性的表达,用惟妙惟肖的意象,给人深刻的启迪。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有一幕,郭芙蓉作势要打吕秀才,秀才情急之下抱头念道:“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月落乌啼霜满天,夫妻双双把家还。”夸张地表现了汉语交流喜欢通过历史意象和典故表达抽象涵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