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23日至4月4日的一段时间里,著名的德国传记作家卢特维希专门造访了这个独裁者,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有趣的谈话。早在法西斯夺权之前,这个作家就从事于对墨索里尼的研究,并曾试图对他做一历史的、心理的、戏剧的描写。当他们第一次会见时,古罗马凯撒的形象很自然地就立刻呈现在作家面前了。虽然墨索里尼穿的是黑外衣,打的是黑领结,而且有电话机在他们两人中间闪着光,但是,墨索里尼的举止、风度极力模仿古时的凯撒大帝,给人留下了“朕就是国家”的深刻印象。墨索里尼以当代的凯撒的自命,“人生自有其价值,”他自信地说,“你却不能生而不冒险。即使在今天,我也想再冒一次战争的危险。”遗憾的是,墨索里尼不是凯撒。在入侵阿比西尼亚(即现今的埃塞俄比亚)的过程中,他的将军们发现,领袖对实际的战争根本一无所知。他的种种漫不经心而又自相矛盾的作战计划弄得最高司令官德·博诺头昏脑涨、无所适从。两个月过去了,缺乏训练、军备落后的阿国抵抗军仍然在意大利的尖刀部队面前岿然不动。第二位走马上任的将军巴多格利奥不得不采取了强硬的姿态。一上前线,他就给领袖发电说:“如欲获胜,请勿管事!”墨索里尼为此大发雷霆,然而不得不承认巴多格利奥的实战能力确实比他“略胜一筹”。在德国,希特勒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看清了墨索里尼的弱点。他知道,墨索里尼每向前迈进一步,就会在他的罗网里陷得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