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向应有一个儿子,关拯。
出生在兵慌马乱的岁月。关向应给儿子取名为拯,期望他的儿子在长大后也能投入革命,拯救百姓于战火。关向应和他的妻子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养在教会的育幼院。
为了躲避敌人的调查,关向应要撤到上海。在慌乱之间,孩子被别人抱走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找到。关向因后来再没有过孩子。
扩展资料:
关向应革命岁月:
1924年春,关向应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关向应入上海大学。同年底,关向应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五卅运动后,关向应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
1927年5月出席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关向应被派往中共河南省委工作,不久到上海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关向应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1929年起,关向应先后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央军事部副部长,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1月,关向应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红3军政委,与贺龙一起领导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1934年,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关向应和贺龙领导红三军离开湘鄂西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并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10月,红3军和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6军团在黔东的木黄胜利会师。
经中央军委批准,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此后,红2、6军团携手在黔东根据地的基础上,恢复和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中国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贺龙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师长,关向应任政委。关向应与贺龙一起领导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后,关向应先后任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向应
关向应有一个儿子,关拯。
出生在兵慌马乱的岁月。关向应给儿子取名为拯,期望他的儿子在长大后也能投入革命,拯救百姓于战火。关向应和他的妻子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养在教会的育幼院。
为了躲避敌人的调查,关向应要撤到上海。在慌乱之间,孩子被别人抱走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找到。关向因后来再没有过孩子。
关向应的其他亲人:
关向应有个侄女叫翠玉,关于关向应烈士的事都是由她出面的。她一直从事导弹研究工作。翠玉有个妹妹叫翠君,是一个退休的普通工人。
据翠君说,受到伯父的影响,家人都养成了朴素的价值观,家人常常教导他们后辈不要因为伯父而有优越感。关向应的后代都没有打着他的旗号用特权。
关向应离开家乡为革命事业奋斗,很少回到家乡,家里的人们非常思念他,他的父亲常常期待他的长子能够归来。在关老同志的记忆中,他的儿子在少年时就非常懂事。人还没有灶台高便帮家里干活,什么都干。
关向应小时候从没有穿过新衣,他非常珍惜母亲做的衣物。关向应还是学校的高材生,字写得很漂亮,附近的人都来找他代过笔。最后关向应长成了一个优秀的爱国青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向应
1930年12月14日,秦曼云在汉口日租界同仁会医院生下一子,关向应为其取名叫关拯。此时,秦曼云患了产后热,关向应因整日忙碌而无暇照料,关拯则被寄养在教会办的育婴堂,并化名为‘曹拯儿’。到月底时,关向应与秦曼云等要撤回上海,结果其子被人抱走,不知所终。
关向应有子女的,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