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众都认为是奸臣秦桧害的,但是我们历史老师说了,真正想要岳飞命的是皇帝。因为岳飞军功显赫,威胁到了他的地位,靖康之难掳走了两位皇帝,岳飞一心想打到敌国把两位皇帝接回来,如果皇帝回来了,现在的皇帝怎么办?所以皇帝是不允许岳飞成功的。而秦桧对岳飞的迫害显然是皇帝默许甚至是暗中推动的。所以说岳飞自身的愚忠也是一个原因,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审时度势。
先说正史:
秦统一到北宋约为一千年,从北宋到当代也有一千年。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宋是中国文明的顶峰,从此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宋的繁荣被元明打断了,现代中国人是享受不到宋的文明的。
宋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市民社会。皇帝的命令要宰相副述,军队服从文官政府。接近立宪政府。市民社会非常繁荣,汴京和杭州都有夜市,不宵禁。城市不再和唐那样有军事要塞的痕迹。宋和其他王朝以田赋为主要不同,是以商业税收为主。军队全布是幕兵制,不是义务兵制。现在中国也没有这个财政能力。官员抱怨“贩夫走卒也穿丝绸的鞋子”
欧洲一个国王的生活水平不及当时一个普通士兵。
宋的问题在于,他的对手非常强大。与汉对匈奴,唐对突厥不同。辽和金都是非常汉化的游牧政权。蒙古更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者。犹如中国队抽到了巴西和土耳其。
言归正传。任何政权都是靠军队维持的。南宋南渡以后,首要任务是保证江南。南方的各个草头王需要军队去镇压。自北宋以来,宋军缺马。步兵守城可以,在开阔地野战,对骑兵不会有多少胜算。即使,击败对方。也无法追击。所以,军队最主要的任务是守江必守淮,确保江南。要是将手中这点最后的筹码都拼光的,就全输光了。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与国力,而不是战役性的胜利。宋的时代非常不幸。作为冷武器的娇子,轻骑兵非常成熟,而热武器才刚开始。直到机枪的出现才结束了骑兵。
以秦烩为首的文官集团看到,在手中还有军队的请况下,划江而制是唯一的选择。以后百年当中,金宋不断的南征北伐都失败了。证明了此决策的正确。
北伐不论结果如何,对宋王室都是灾难。败了,手中最后的一点筹码都赔光了,和谈都不可能了。都于南宋来说,南北朝是不久远的历史。南朝的将领不断用北伐来捞取政治资本,取代南朝王室。最典型的是刘裕北伐收复长安和洛阳后,就一脚踢开东晋,建立刘宋。
很难说,岳飞在收复忭京后不会有不臣之心。这是岳飞被罢官的原因。而宋太祖本生就是以北周的将领以北伐为名在陈桥兵变的。
岳飞的杀生之祸在于他去干涉高宗的立后问题。这是为臣最忌讳的。汉武帝的丞相仅私下议论就被腰斩,灭族。宋有太祖不杀大臣的祖讯,两宋杀大臣极少。岳飞的被杀是有非常深刻的原因的。
在当时南宋中兴四将中岳飞确实与其他三将有很大的不同,其能力绝对在其他三人韩世忠,张俊,刘琦之上。当时南宋众多战将中也只有岳飞能够在野外与金兵进行野战,而且他的诸多战役中都是野外与金兵野战。他首创的大斧队破了金兀术的三千铁甲重装骑兵。这在当时也只有岳飞能够做到。放眼其他宋将基本上都是靠守城取得的胜利,陕西的吴氏兄弟就是次中高手。而当时的南宋皇帝赵构对岳飞是非常的器重,而岳飞的岳家军也是南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其野战能力更是在南宋军队里排第一。南宋缺马缺少骑兵限制了其野外野战能力,他的岳家军在野外能够屡次击败以野战能力著称的金军可见其战斗力非同一般。岳飞的个人能力也厉害与韩世忠都能力挽300宋斤的硬弓(一宋斤和现在的1.2市斤)。而岳飞那么年轻就能做到一个战区的主帅爬升的那么快可见南宋皇帝对他有多么的器重。虽说灭掉大金政权很困难,但是要收复北宋时的失地不是不可能。而且当时的战况也确实对南宋有利,伪齐政权几乎崩溃,金国也有交还二帝打算讲和的意愿。但是岳飞太突出了,而且他的部队叫岳家军几乎完全成了他的私人武装,皇帝都难以调动。就是这个岳家军的称号让南宋的皇帝坐卧不安,因为他的祖宗宋太祖就是从一名武将靠陈桥兵变发家当的皇帝。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现在何其的相似。岳飞本人的脾气也不太好,性格比较直比较火暴。与朝廷里的文官特别是以秦烩为首的主和派关系非常僵硬。岳飞的死与南宋皇帝赵构多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从前期战事不景气的时候对岳飞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到后来战况转好,岳飞实力大增声望见长就对他诸多限制疑神疑鬼。不光是对岳飞其他战区的主将也一样,只不过岳飞太显眼了特别是岳家军的称号,在岳飞主战的战区当地的老百姓不叫其宋军而叫岳家军,这叫靠兵变起家的赵氏皇族何其的不安呀~!还是先下手为强吧。老岳也就这样为国尽忠了。
再说猜测:
历史上被杀的名将多如牛毛,只是在还没有平定天下就杀忠心将领的倒是比较少.没有发生的事大家就当他不会发生就好了.因为这都是靠猜测的,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勾践如果不杀文种,刘邦不杀韩信,朱元障不杀徐达...谁能保证他们日后不反???
如果曹丕杀了司马懿,柴荣杀了赵匡胤,那现在他们不也是大忠臣???
所以没发生的事大家就不要乱猜测了!!!!
1、宋朝注重文官,文官当道,武将不得重。岳飞为首的武将派主战,秦桧为首的文官主和。党派之争中做了牺牲品。
2、不听皇命。例如:十二道金牌之事。有人说是手诏,反正是催了12次,才回兵。
3、参与立太子之事。太子之事,无论那个朝代,都是禁止为臣参与。何况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参与太子之争中。必遭皇帝疑心,先处置而后快。
4、对皇帝心怀不满,而且表达出来了。这个有经典名词“心怀怨望”。
岳飞兵权太大,宋王和秦桧害怕他抗金力量强大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我觉得是自己原因,他北伐的目的是迎回二帝,这直接威胁到宋高宗的统治,高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