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
拼音qiào注音ㄑ一ㄠˋ
部首山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0画
五笔MIEG仓颉UFB郑码LLKQ四角29727
结构左右电码1495区位3945统一码5CED
笔顺丨フ丨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峭qiào(ㄑ一ㄠˋ)
1、山又高又陡:陡峭。峭壁。峻峭。峭立。峭丽(a.陡峭而多姿;b.文辞遒劲华美)。峭拔。
2、形容严峻:峭寒。峭急。峭劲。峭厉。
【拼音】:xuán yá qiào bì
【意思】:高峻的山崖,陡峭的石壁。形容山势高直险峻。
【近义词】:悬崖绝壁。
【引征解释】:
亦作“ 悬崕峭壁 ”。 陡峭的山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出就阁前凭眺,则上下悬崖峭壁。” 清 方殿元 《褒斜道》诗:“悬崕峭壁日月黑,使尔战魂招不得。” 碧野 《雪路云程》:“ 乌鲁木齐河 在深沟峡谷中奔流激荡,公路就进入浪花震撼的悬崖峭壁之上。”
解释:峭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
形容山势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