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性疫苗到底何时能上市。

难道中国的专家教授们只会说大话。
2025-05-16 16:52: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转--------------------------搞科研,不能患“浮躁病”》 一文中的内容希望能为你提供你所要的

2011-07-08 07:12:00 来源:解放日报(重要内容: 闻玉梅向记者透露:“三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检测。 ”)

而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校园里,今年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教授,用不懈的努力彰显着敢于创新又甘于寂寞的科学精神。 面对国家“863计划”拨予的100万元科研经费,闻玉梅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失眠的夜,她焦急地对学生们说:“国家给了钱,我们不能辜负啊。 ”

  经过反复研究,闻玉梅和她的团队最终找到了疫苗研究的第一条途径,他们决定,从人工感染乙肝病毒的鸭子开始进行试验。鸭的动物模型试验通过后,科研小组又与香港大学合作,在转基因老鼠身上进一步试验。

  仅仅动物模型试验,他们就做了14年。

  实验室里,一直摆放着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厚厚的册子中收录的,是从1998年至2000年间,寄自各地的近百封乙肝患者的来信。无数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凝结成他们对乙肝治疗性疫苗的期待。闻玉梅在封面上郑重地写下10个大字:“人民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

  2002年,闻玉梅为疫苗取名为“乙克”,即“攻克乙肝”之意。就在“乙克”获得批准,按照新药的研发程序进入临床试验前,闻玉梅成为了这支疫苗的第一位试受者,她不顾众人的劝说,坚持在自己身上抽血、注射,连续做了9个星期的试验。

2007年底,这种疫苗在全国20家医院,给500多位病人试用,也就意味着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闻玉梅向记者透露:“三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检测。 ”

  面对众多患者的殷殷期盼,面对自己23年来的潜心钻研,闻玉梅的态度是严谨的:“疫苗的疗效究竟怎样,不能由我个人下结论,要让科学数据来说话。我最看重的,是疫苗能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

回答(2):

已经失败啦。。。悲剧。。别信中国的科研还是期望美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