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牵挂是思念,犹如高票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
牵挂是情怀,犹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
牵挂是美丽的,因为牵挂是因为距离而产生的
牵挂是无奈的,因为默默地思念与情怀,已经在心中深深扎根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游子对故土的牵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对恋人的牵挂
千百年来,牵挂,一直深藏在天下有情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有牵挂的人是满怀希望的。如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承诺与希冀,又何来“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挥之不去的牵挂呢?牵挂不是离别后感情的枯萎与淡化,而是对重聚的向往,对未来幸福与快乐的深深渴望
懂得牵挂的人是幸福的。懂得牵挂的人,就懂得面对离别,懂得思念。懂得关怀,懂得去爱。,不会因为离别而伤感,不会因为思念而苦闷,
而要懂得珍惜自己,奋发向上,未来心中的那份牵挂,为远方默默牵挂自己的亲人或者是有人
善于牵挂的人是聪明的。牵挂是一种极细腻的情感。而善于牵挂的人总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牵挂。漂漂泊海外的游子,用珍藏一掬故乡的泥土表示对故乡的牵挂;深深居闺中的少妇,焚烧心形的檀香表达对夫君的牵挂;现代人一纸书信,一个电话,医一声关怀,一句问候,传达着彼此的关怀与牵挂……牵挂深藏在我们心中,却通过我们周围细小的一个动作,一个细节淋漓精致的表现着。他不是极强的情感,没有一泻千里,排山倒海的气势,却如涓涓细流,环绕在我们上边。
牵挂是思念,是情怀。牵挂使人快乐,牵挂四人悲伤。牵挂使人微笑,牵挂使人泪流。让我们读懂牵挂,懂得牵挂。
看个人爱好吧,什么算是语言优美呢?有的人喜欢华丽的文辞,自然就会觉得李商隐的语言才是优美;而有的人喜欢清新朴素的笔调,则会觉得陶渊明的语言更优美。就像现在,有的人喜欢翻译体,觉得很有味道,但有的人觉得翻译体很啰嗦,一句话本来可以用简短的句子很简单的说明白,却非要绕几个弯用长句。这都要看个人的爱好了。有作家说写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读书也是很私人的,或者说很个人的,所谓的好文章,其实就是个人认为好的文章,不见得名作家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别人认为好的文章也不见得会让你觉得好。所以,我认为,好文章绝不是别人推荐给你的,而是自己找到的。多读多看,你自然就会知道,哪些文章是值得你欣赏的。至于文体,呵呵,同样的道理,说实话,我也有个疑问,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文体是最好的呢?王小波认为《情人》的文体是好的,翻译家汝龙的文体也很好,可是这些文体,我并不喜欢,反而王小波的文体,我很喜欢,只是有些稍嫌啰嗦。后来看和菜头的一篇文章《论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文体》,我以为会从中得到一些有关于文体的指点,看过之后才知道,真正大方的文体,其实不在书上,呵呵,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