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跟酸性体质分不开的。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糖尿病患者:
要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肠中能形成一种粘膜,使食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减慢,而在整个消化道中进行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典型的表现就是高血糖。而膳食纤维以其对血糖的控制作用可以起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越高,血糖指数就越低,即不易引致血糖升高。反之,膳食纤维含量越低,血糖指数就越高,即容易引致血糖升高。在预防糖尿病的意见中,三个国际权威医学机构都提到了膳食纤维的作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为膳食纤维对预防糖尿病有好处;欧洲糖尿病研究会认为每天每1000卡热量膳食中应包括水溶性纤维25克;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病人每天摄取的膳食纤维应达40克。
高血压患者:
1,放慢说话速度。 一个人说话太快时,血压可上升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快速的说话导致精神紧张所致。
2,少争吵。 刊登在《心理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夫妻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对方耐心的听取对方的意见,心平气和的交谈,血压会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在发生分歧时候,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
3,食醋降血压。 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家森幸男最近发现,每日食醋15毫升,一至二个月后血压可有明显下降。据《日本产业新闻》报道,醋酸对高血压有抑制作用,对预防心脏病、脑中风和肝病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而家森幸男的成果则是对醋酸治疗高血压进行了量化研究。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地刮起一股强劲的“喝醋风”,但是直接喝醋会刺激肠胃,所以23倍超限浓缩的KND黑醋胶囊在日本、欧美等地成为流行宠儿,它不刺激肠胃,方便服用利于吸收且效果更佳。
4,运动。 每周3次的中低强度运动,比如,漫步或者快走,打太极拳等,每次至少20分钟,能够改善血压状况。
5,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 一个研究小组曾对118人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当人们处在喧闹的工作环境中时,血压平均上升4个毫米汞柱,即使嘈杂声持续时间短,血压同样会上升,研究人员还作了一项试验:让100个人每天沉思冥想20分钟,12个月后在测血压时,这些人的血压平均下降11个毫米汞柱。
6,常吃芹菜。 临床实验证实,芹菜确实能够起的比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这可能与芹菜的一种重要成分—芹菜素有关。临床上降压作用比较明显的蔬菜还有荠菜。实验表明,荠菜中所含有的胆碱等有减压的作用。
7,吃香蕉。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适量的钾可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每天吃1—2根香蕉,有助于稳定血压。
8,常吃大蒜。 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最好的简易方法,对一组415人的研究表明,使用600—900毫克的蒜泥,平均降压11个毫米汞柱。大蒜可以帮助体内的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9,饮牛奶。 牛奶中富含钙质,高血压与低钙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饮用牛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节俭理论兴起。节俭理论认为人的遗传能力与现实生活方式不符,而导致糖尿病。近年来,国内学者聂文涛先生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指出糖尿病的正确康复途径就是食物训练。见吉林大学出版的《走出糖尿病生活》。同时聂文涛指出,糖尿病的发病问题应该在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参见聂先生的新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聂文涛先生指出:
1、二型糖尿病胰岛素血浓度高于健康人。因此用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解释糖尿病已经被事实否定。
2、遗传理论不能解释糖尿病的爆发。
3、糖尿病人的消耗水平高与健康人。
4、亚洲人发病率升高,而欧美人却保持了原有的水平。
由此可见,病因在于亚洲人使用了欧美人的营养标准。从激素上看,糖尿病的中心环节在胰高血糖素而不是胰岛素。
糖尿病人宜常食的蔬菜
1.苦瓜:性寒味苦,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常食有利于降低血糖。
2.黄瓜:甘寒,供给热量低,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黄瓜。
3.洋葱:含有降血糖物质,并且发现洋葱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惟一蔬菜,多食有利于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有利。
4.莴苣:为低糖物质,且富含胰岛素激活剂,为糖尿病患者必食蔬菜。
5.竹笋:为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有利水、消渴之功效。
6.南瓜:补中益气,促进胰岛素分泌,且对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有治疗作用。
7.山药:益气补阴,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8.菠菜: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有降压、通便等作用。
9.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药理研究有降糖降脂作用。
(—)饮食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
1、 饮食治疗的目标2、 和原则。
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来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包括血糖、血脂、血压),有利于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
饮食治疗应个体化。即在制定饮食计划时,除了要考虑到饮食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到糖尿病的类型、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是否肥胖、治疗情况、并发症和个人饮食的喜好。
对于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供应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来确保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使饮食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得到良好的配合。
对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供应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来确保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减少胰岛素抵抗,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使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运动得到良好的配合。
对于妊娠和哺乳妇女,供应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来确保胎儿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使代谢得到良好的控制。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供应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并要考虑到心理社会因素。
对于使用胰岛素和促胰岛素分泌剂者,通过教育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减少或防止低血糖(包括运动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4)膳食总热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和油料,其中少于1/3的热量来自于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要达到平衡。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00mg/dl(2。6mmol/L),应使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少于总热量的10%。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应<300 mg/d。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00mg/dl(2。6mmol/L),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应减少至<200 mg/d。
(5)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5%~65%,应鼓励患者多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和富含纤维的蔬菜。对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在碳水化合物总热量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没有必要严格限制蔗糖的摄入量。
(6)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多于总热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体重之内。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体重。
(7)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引起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为防止酒精引起的低血糖,饮酒的同时应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8)可用无热量非营养性甜味剂。
(9)食盐限量在6g/d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10)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叶酸的补充以防止新生儿缺陷。钙的摄入量应保证1000~1500mg/d,以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我奶奶也是高血压,给他买了鱼油卵磷脂,血糖高的话可以吃些蜂胶,好像是挺管用的 你去咨询一下健康之家他们那边的营养师客服都是挺专业的可以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