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消炎药,安乃近是用于解热镇痛的药品,二者有相同的功能,但不是一种药品。
除了解除疼痛外,查阅阿司匹林药品说明可以发现,药品有解热、抗炎、抗风湿、抗关节炎、抗血栓以及可用于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致敏机械性或缓激肽、组胺等化学性刺激物质的合成,可减弱炎症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带来的疼痛感。
虽然阿司匹林类似“万金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功能主治说明大多附有“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的类似说明。也就是说阿司匹林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注意事项:
安乃近有严重副作用,会影响血液系统,尤其是会增加粒细胞减少的风险。随着其他更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出现,安乃近逐渐退市。
1974年,瑞典首先撤销了安乃近的上市许可;随后,1977年美国FDA因安乃近严重的副作用,一口气从市场上撤掉了安乃近的全部剂型。之后日本、澳大利亚、伊朗及几个欧盟成员国等30多个国家接连禁用了安乃近,约5年前印度也禁用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阿司匹林真是万金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再用安乃近退热了!
阿司匹林 Aspirin
为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化学名称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其结构式为:C9H8O4
药物作用: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
本品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本品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
适应症状: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术后小伤口痛。
对已确诊为风湿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者,本品可用于维持治疗。
小剂量药(每日40—50毫克)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安乃近
其他名称:罗瓦尔精 诺瓦经
主要成分:
性状:片剂、注射液。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退热,亦用于治疗急性关节炎、头痛、风湿性痛、牙痛及肌肉痛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0.25g,1日0.75-1.25g。滴鼻:小儿退热常以10%-20%溶液滴鼻,5岁以下,每次每侧鼻孔1-2滴必要时重复用1次;5岁以上适当加量。肌注:深部肌内注射,每次0.25-0.5g;小儿每次每千克体重5-10mg。
不良反应和注意:注射局部可产生红肿、疼痛,数日后可消退。有的病人呈毒血症症状、皮下出血点,或有紫黑色脓液,常需数月后痊愈。较长时间使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导致死亡者。可出现过敏性皮疹或药热、荨麻疹,严重者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而导致死亡。个别病人由于对本品过敏,可产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规格:片剂:每片0.25g。注射液:每支0.25g(1ml);0.5g(2ml)。
生产厂家: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本品较易引起不良反应,尤不宜用于穴位注射,特别禁用于关节部位穴位。对药物过敏者(如对比唑酮类药物)不宜用,不得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注射。应严格控制剂量,成人每次不得超过0.5g,小儿每次每千克体重以8-10mg为宜。
是的。 一般医学上所说的消炎药指的就是解热镇痛类药,它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保太松、布洛芬等。它们是针对炎症的对症治疗。
阿司匹林和安乃近不是同一种药。但是它们同是解热镇痛药及抗风湿作用,不同的是阿司匹林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防止血栓形成,用于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血管和其它栓塞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安乃近没有。
不是准确的消炎药,消炎药特指抗菌药,青霉素 头孢,大环内酯,喹喏酮等。。ASPIRIN是解热镇痛类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并不是优先的“消炎药”。
其实消炎这个词并不准确。炎症可分为微生物感染引起和非菌类炎症,非菌类炎症往往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机理并不清楚。ASPIRIN有效果,但ASPIRIN并不能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或者其他有害微生物。所以你重点要明白ASPIRIN仅仅对无菌性炎症,缓解风湿病疼痛症状,抗心血管硬化,以及预防以上疾病有效果。。
是的!
其他的还有芬比得 消炎痛栓 扶他林 迪克乐克等都是这一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