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平行志愿顺序有讲究
注重院校顺序与梯度,平行志愿对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而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严格的顺序。
平行志愿的排序有先后顺序,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检索投档的顺序。计算机在检索时是按照A、B、C、D、E五所学校的顺序进行检索,尽管志愿是平行的,但是顺序也是有先后的,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还是要注意学校的顺序。
建议考生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梯度与各院校的名气、实力、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的不同有关。考生应仔细分析、综合判断。
◆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
建议考生,还是要适当拉开差距,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
◆不要跟风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热门”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热门”专业是目前紧俏、供不应求的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就会激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两者结合,相互兼顾。
◆慎重填报“不服从”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更要慎之又慎。平行志愿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同时对于考生而言填报专业的难度将加大。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以后,高校生源分数更为集中,密度更大,原来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相差上百分,如今由于生源高度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只有10多分的差距,热门专业因为高分考生云集,可能也就1~2分的分差,甚至可能出现专业无分差的情况,对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而言,一分之差就可能有几十或上百名学生。
此时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即使考生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他的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院校志愿的填报固然重要,但千万不可忽视对专业志愿的选择。填报专业志愿前,考生最好通过咨询选报的高校来确定保险系数高的专业。
此外,今年我省为基层培养医卫人员的定向招生试点范围,将从去年3所高校扩大到今年的5所,招830名。为提高考生意愿与就业单位的吻合度,计划会具体分配到县,同时明确先填志愿后签协议。
高考平行志愿解读
高分先走然后志愿排队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解释说,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普通高考生可以在批次分别填报A、B、C、D、E等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录取时,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D、E院校志愿,被检索的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体现“分数优先”的原则;再逐分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E院校的顺序检索,体现“遵循志愿”的原则。
实行“分数优先”原则后,计算机先按分数将所有的学生进行排序,然后再看其志愿,即高分先走然后志愿排队。打个比方,如果将考生比作一个苹果,其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A、B、C比作3个筐子。那么,招生机构先会把这名考生扔到A筐里,如果A筐已经装满(该院校的投档数已经达到计划数),则再把考生扔到B筐里,以此类推直到C筐。如果还是不行,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平行志愿院校”的填报了。
填报志愿风险大大降低
设置院校平行志愿,并不能完全化解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因为在现行录取体制下,院校的调档数往往大于其招生计划数(调档比例在1∶1.2范围内)。这就意味着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会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要准确定位、统筹兼顾、慎重选择。特别是那些未被录取且符合该批次填报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办发布的有关信息,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珍惜每一个能上大学的机会。
——《今日早报》
跳出五误区 避两大风险
一、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 志愿没有先后
× 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E五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4个院校条件都满足,会被投到最好的一所院校。
√ 市教育考试院高招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仍有顺序之分。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投档条件时,要按A、B、C、D、E的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分到首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误区二 可以一档多投
× 投档时,某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A、B、C、D、E五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可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 我国高考录取严格按计划进行,与国外高校不同。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误区三 没有退档风险
× 实行平行志愿时,考生档案肯定能投到填报的一所高校,不存在退档风险。
√ 实际上,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填报志愿的每一所高校的实际要求成绩均有差距时,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
误区四 同批次先后录取
×志愿投档是有先后的,当被A高校退档后,还可往B高校投档。
√ 在实际录取中,所有该批次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环节了。
误区五 投档比例是1:1
× 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与高中招生一样,按计划1:1投档,没有退档风险。
√ 高招由于有专业匹配问题,加上不同的高校、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外语口试、单科成绩有不同的要求,无法按1:1投档,要留有一定余量。因此,大于1:1投档的学校,肯定有考生被退档。
二、“踏空”风险依然存在
风险一 档案投不出去
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定位不准确,比如定位过高或是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就有可能导致档案投不出去。
风险二 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或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或者是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比如外语、视力等条件不过关;又或者是在所投档的高校里相对考分低。
■ 三大要诀避风险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了综合考虑个人特长、爱好和今后发展方向外,不妨遵循以下三大要诀:
1.准确定位,防止投档不出。
2.注意梯度,攻守兼备,在理想与风险之间求得平衡。
3.善于让步,防止退档。看重高校的,可在专业选择上适当让步;看重专业的,可在高校选择上适当让步。
专家支招
慎重选择“愿否调剂”
考生档案投进某个高校了,如何不让它退出来?市教育考试院高招负责人提醒考生要注意填好志愿表上的“愿否调剂”一栏。填不愿意调剂的要慎重,选择不愿意调剂,你必须做好思想准备,可能被退档,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老师建议
选准“保底”学校
去年,一些在一本投档时落实的考生,就在“保底”学校上栽了跟头,直接进入征求志愿环节。
【友情提醒】
专业志愿排序,注意各校差异
专业录取原则各高校各不相同。有些学校设专业级差分,有些不设;有些遵循分数优先,有些则是志愿优先。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心里有数
其实对于填志愿没有那么复杂。
首先,你要进行正确的自己定位。你是属于中等生还是高等生,中等生就要挑选那些有特殊专业或者某个专业在该所学校非常出名的大学。这样既可以保证走上本科,将来也可以进行更好的就业。若是高等生,可以冲击下一本学校,学习特别好的更可以去一本好的专业。
其次,要考虑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避免走的离家远还没上到好学校。
最后,一定要保证走上个学校,既是在第一志愿中填上自己想去的,能走上的学校!
祝你去的梦想中的学校!
你跟着你的同学一起填就行了啊,步骤应该是很详细的,跟同学一起还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确定城市、专业、你要求学校档次 按照你心中的顺序选定要填报的学校 (一般有几个符合的)再进入你选择的学校网站,查找历年各专业或者是你喜欢的专业在你省的录取线 减去当年本科线或重本线 与你超出相应线的分数比较 按概率报
1)高考成绩不能达到本科线,那能抱一.二本志愿吗?
恩 这个问题 我记得 是 不能… 你不能被提档
2)1~4志愿里能填同一所学校么?或者能否重复此学校?
你完全不必要这个样子 你填了本学校的服从调剂 就可以再本学校里调剂专业的
3)英语生无日语基础能否去日语专业?(英语很差)
这个应该是可以的 不顾 设计类的是需要美术专项的
4)高考报志愿的流程是什么,应该注意写什么?
慢慢来吧 本科先录取 然后8月初的时候专科再录
进入网页后,点报名入口,点上方的填报志愿,进入报考界面后,每行都有的那个灰色框,出来一个页面,在蓝色线上写学校编码,点查询,剩下的都是
学生党 们看过来!填写志愿这392所野鸡大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