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的古今义

2025-05-22 08:32: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古义:

1、用作名词,意思是:帽子。

古文出处:西汉·司马迁《屈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

释义:刚洗过澡穿戴衣帽时,总要弹一弹帽冠上的灰尘。

2、用作名词,意思是: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

古文出处:清·蒲松龄《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释义: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3、用作动词,意思是:戴帽子。

古文出处:先秦·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释义:我自幼就喜欢这奇伟的服饰啊,年纪老了爱好仍然没有减退。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4、用作名词,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

古文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

释义:成年的有五六个人。

5、用作名词,意思是:位居第一。

古文出处: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

释义:最近几年的的寇莱公在追求奢侈方面排第一。

今义:

1、超越、领先。

2、加上。

3、古代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叫「冠礼」,所以也称成年男子为「冠」 。

4、名次第一的、最优秀的。

扩展资料

“冠”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緫名也。从冂,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          

白话版《说文解字》:冠,卷束。是用来卷束头发的饰物,是戴帽子这一动作的泛称。字形采用“冂、元、寸”会义,“元”也作声旁。因为戴帽子有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字形采用“寸”作边旁。

“冠”字的组词:

1、帽子。  【组词】:「皇冠」、「桂冠」、「凤冠」、「怒发冲冠」、「衣冠楚楚」。

2、位于顶端像帽子的东西。 【组词】:「鸡冠」、「花冠」。

3、古代的一种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 【组词】:「冠礼」。

4、超越、领先。 【组词】:「艳冠群芳」、「收视率勇冠三台」。

5、第一、最优秀的。 【组词】:「冠军」、「全县之冠」。

6、加上。  【组词】:「冠夫姓」、「冠罪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冠

回答(2):

我总结了一下,分以下三类:
一,古义,而如今口语中用的不多(或只在成语中用)。
1,guān 帽子:衣~整洁,怒发冲~。
2,guàn〈名〉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
〈表〉已经成人,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为"弱冠"(弱指少年)。
3,guàn戴帽子:沐猴而冠。
二,古义和今义一样。
1,guàn位居第一,超群出众。如冠军,勇冠三军,产值~全国。
三,从古义引申的今义,古时候用的不多。
1,guān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高起的东西:鸡~,花~子,树冠,花冠。
2,guàn用于前面,有"加上"的意思:~以作家桂冠。

注:冠还有个意思:冠词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