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渔家傲》

2025-05-14 12:38: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yu(三声) 谩man(四声)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旁徨忧虑的神态。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之意。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

此处并未答非所问。

渔家傲 全词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帝相询“殷勤问我归何处”,答案在“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
之所以有“学诗谩有惊人句”,乃是易安作该词的隐衷。当与“我报路嗟日暮”一起理解。
“我报路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之叹,而着一“谩”字,有才而不得其用之恨油然而生。这是作该词之隐衷。
笔锋陡转作“九万里风鹏正举”,尤如“了却君王天下是,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之转。一者振奋,一者哀伤尔。
于绝尽处反见得朗朗清空,似乎也是易安的一种习惯。
念奴娇.春情,满庭芳(小阁藏春),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等,便类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