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候出名的美男子像女人一样美,那他们本身的性格会不会娘娘腔?为什么?

2025-05-16 05:46: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他们不会娘娘腔,但是南北朝时期追求的是一种飘逸的美,士大夫之流好食五石散,五食散在现代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毒药,它食用后必须喝酒已散热,加之五食散使人的皮肤晶莹剔透又十分脆弱,因而衣物必是松松垮垮的,故而魏晋名士皆有已种病态的飘逸之美,这也是嵇康等人皆好酒之因。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所谓魏晋风流就是追求这种清谈,五食散,酒的飘逸,只能说魏晋时期的整体审美观造成这种稍有羸弱的美男子,但绝对不是娘娘腔。

回答(2):

不会娘娘腔,长的像女人一样美是基因或者天生的,和性格完全没有关系
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有名的文人嵇康,嵇康长的是相貌堂堂,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 而他却有“土木形骸,不自藻饰”的个性倾向,嵇康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用他的话说就是“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这天才的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这怎么说他是娘娘腔呢

回答(3):

不会的,十六国时期的慕容冲绝对的美男子,亡国后被前秦的天王苻坚看上成为男宠,后来他自己组织军队打败了苻坚,建立了西燕当了皇帝。

回答(4):

美丽是因为其有胡人血统,肤白,长相偏阴柔,风姿也好。至于性格应该个人因素。不过那时男子也很注重打扮,好傅粉什么的,而且那时娈童风盛行,但也不至于娘娘腔那么夸张

回答(5):

在魏晋之前的历史中,对男性的记载多是关于其言行、道德、功绩,而极少涉及男性的容貌仪态。武士多“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经·国风·兔罝》),文士则是“温柔敦厚”,“恭俭庄敬”(《礼记》),颇具脸谱化。自刘劭《人物志》,开始站在审美的角度,以美感为标准来对人进行品鉴,在对人的才情进行品评的同时,也记载了一些名士的容貌。直到魏晋,对人物的品评,才进一步扩展到仪容审美的领域,逐渐抛开礼法的约束,使风姿仪容也成了一项重要的品评内容,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现象,即对于男性容貌仪表的关注评品蔚然成风,男性超过女性成为审美的主要对象。宗白华先生便称魏晋士人崇尚“人格的唯美主义”,“尤沉醉于人物的容貌、器识、肉体与精神的美”[1]。一、神貌兼及的男色审美《世说新语》第一次专门辟有《容止》一门来叹赏男子的仪容美,塑造了一批鹤立鸡群的美男子形象。《容止》篇39则,概而分之,可分为两类:一为美姿容,一为妙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