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敬词。现泛指住宿。
下榻:[ xià tà ]
引证解释:
1,礼遇宾客。
①《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中有:后汉 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 蕃 为 豫章 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②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
2,寄居;住宿。
①宋 陆游 《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 瀼西 居。"
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1,他们在下榻的旅馆里相敬如宾,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2,为确保阁下享受宾至如归的下榻环境,我们已为您准备了最完善的客房设施。
3,上校的遗孀每次都在这儿下榻。
4,下榻成都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受到总经理柯安政先生的热烈欢迎。
5,这次来华访问的英国客人下榻在国宾馆.
把床放下来
早在宋朝年间,豫章郡(今南昌市)太守陈蕃,为官清明,重视贤才。
他平时不喜欢接待宾客,但是家里却预备了一张床,专门为一位贫穷的读书
人准备的,只要那位读书人来访他便热情接待并留宿。平时,陈蕃就把那张
床吊起来存放。
那位读书人就是很骨气的徐稚,徐稚不愿作官,自己种庄稼过日子。因
此,陈蕃非常尊重徐稚。只有徐稚到陈蕃家里来,陈蕃才把吊着的床放下来,
留徐稚在这张床上就寝。后来人们便把陈蕃这种举动叫做“下榻”,表示对
贤者、贵客的尊重。
从此“下榻”一词从尊称演变为“寄宿”的意思。如《桃花扇·闹榭》:
“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现在“下榻”这个词已经用得很普遍了。
参考资料:www.xhedu.org/dzts/64/shkx/ts064089.pdf
榻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之一,以前的榻是既能当坐具也能当床,与榻相关的古老名词“下榻”至今仍在使用,而且这个词还有个典故。
下榻就是来到
指客人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