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固伦公主的子孙

2025-05-12 02:16: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第一个问题
顺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

格格的女儿按封建礼法来说已经不是皇族了吧,所以应不称格格。

第二个问题
据《清史稿.职官志四》:“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尚固伦公主曰固伦额驸,秩视固山贝子;尚和硕公主曰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又《礼志八》:“额驸及其父母见公主俱屈膝叩安,有赍赐必叩首(注释:驸马家里的所有成员都要向公主下跪行礼)(注释:道光之后免除了这个制度)从清史稿中可以看出,公主的位阶要比额驸的位阶高出很多,固伦公主相当于亲王,和硕公主相当于亲王世子,而额驸最高也就是个贝子。不过也要看公主所嫁的额驸原本的位阶,例如清朝很多公主也会直接嫁给亲王,那么彼此之间的地位一般都是平等的。
但是在清朝后期,皇帝也开始意识到乱伦和近亲结婚的弊端,因此,公主一般都是嫁给了大臣之子或是朝廷新贵。如此一来,婚后公主的位阶一般要比自己的丈夫高出很多。所以从清史稿中可以看出,公主嫁给夫家,夫家的人包括自己的公婆在内的长辈全部要给公主行礼,这项制度在道光之后才开始逐渐废止,额驸只在见到公主的时候立正答礼就可以了。在当时,这是典型的夫以妻贵。

回答(2):

  1. 公主下嫁就是夫家的人了,只有夫家是王爵,孩子才会有爵位,否则孩子是没有爵位的,除非皇帝恩赐。

    比如说有些公主嫁给了蒙古的王爷,那就很明显了,嫁给亲王(比如固伦端敏公主、固伦恪靖公主)的话,女儿就是郡主(和硕格格),儿子嘛,除了继承父亲爵位的,其余大部分是贝子、台吉之类。
    如果是嫁给郡王(比如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女儿就叫县主(多罗格格),儿子跟上面的一样,以此类推。
    其余的,如果嫁给公以上爵位的,可称格格,还有就是以些特殊情况的,公主的身份和地位比较尊贵的,比如你和孝公主,女儿也可以称作格格的。

  2. 我觉得公婆肯定要先向公主行大礼,公主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