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对后世科研人员有什么启发?

2025-05-12 14:25: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青蒿素提取者屠呦呦继2015年摘取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后,又在今年10月再获新奖。作为家中的独女,屠呦呦没有像传统的独生子女那样意志薄弱,反而在工作研究中严谨认真,践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最终在她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提取了造福世界的青蒿素。青蒿素也在人类与疟疾对抗的道路上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将被我们攻克。

屠呦呦教授对科研“静心、恒心、奉献”的精神,在获悉鼓屠教授获诺奖的第一时间即与学生们分享,并鼓励年轻教师在科研上要沉得住气、不轻言弃,坚持创新性研究。屠呦呦从千年以前葛洪的作品中获得青蒿素的启发灵感,也告诉了我们如今的科研人员要坚持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人类生命健康相结合。屠呦呦在耄耋之年,仍坚守在科研一线,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数百次实验,190多次失败,不顾个人健康亲自试服以证实药物安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总是不断挑战、不断攀登,从不止步。屠呦呦正是用这种远离浮躁、实事求是的精神,身体力行地向我们诠释出了“科学家”这三个字真正的含义。

如今,屠呦呦先生的事迹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引导学者们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鼓励他们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之心,努力学习、拼搏奋进。屠呦呦教授获得诺奖是对医学科研人员的巨大鼓舞,振兴人心,现在的科研条件环境要好得多,我们要学习他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执着追求的精神。 

回答(2):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降低了非洲人的死亡率,同时也让后世的科研人员明白,艰苦一时的科研,可能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的改变,所有的科研都了不起。

回答(3):

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回答(4):

科研人员也应该跟屠呦呦一样,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放弃,也要有信心。

回答(5):

屠呦呦是从中国的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才发现了青蒿素,我们的中医文化被不断证明是有用的,所以我们要把中医发扬光大,保护好我们的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