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 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林徽因相貌出众,是当年有名的才女,既是画家、建筑家、装饰艺术专家,又是散文家、戏剧家,可说是多才多艺。她的容貌、气质和学识倾倒了当时乃至今天不少知识分子。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才女的代表,为后人所敬慕。
林徽因早年跟随其父赴英国读书,所以她的英文特别好,尤其长于口译。印度诗哲泰戈尔游北京,演讲时除了徐志摩担任翻译外,再有就是林徽因了。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的第一节“思齐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一节意思是:太任端庄又严谨,文王父母有美名。周姜美好有德行,大王贤妻居周京。太姒继承好遗风,多子多男王室兴。“徽音”是美誉的意思。徽音之名是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后为清朝翰林)为她取的。她改名林徽因是在她用真名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后,1931年10月5日,她在徐志摩主编的《诗刊》第3期又发表诗作,徐志摩在《诗刊·叙言》中说:附带声明一件事:本刊的作者林徽音,是一位女士,“声色”与以前的“绿”的作者林微音,是一位男士(现在广州新月分店主任),他们二位的名字是太容易相混了,常常有人错认,排印亦常有错误,例如上期林徽音即被刊如“林薇音”,所以特为声明,免得彼此有掠美或冒牌的嫌疑!
从那以后,林徽音便改徽音为徽因。
林徽因与大诗人徐志摩极为相熟。早在徐志摩于英国康桥皇家学院读书时,林正随其父在英伦读中学。林的祖辈同徐父是世交,异国相逢,自然来往十分密切。数年后,大家又聚会北京,不但都成为社会上文化界名人,而且又都是风华绮丽之时,过从甚密。林徽因还与徐志摩联袂主演戏剧《齐拉德》,担任过曹禺编导莫里哀的《悭吝人》全部布景绘制和舞台设计。后因患肺病在香山养病,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为徐志摩创办的《诗刊》供稿,并受萧乾之邀选编《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
林徽因是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的夫人。他们伉俪在当时可以说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令人艳羡的婚姻。他们婚前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后来又遵从父母之命结为秦晋之好;因林长民和梁启超是好朋友,为子女订了这门亲;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作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
林徽因、梁思成二位,一生在事业上也是志同道合。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她随丈夫深入中国偏远地区,不畏生活艰苦,搜集古建筑资料,为他们钟爱的建筑事业,倾注了所有的心力,为中国艺术及建筑作出巨大贡献。她与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梁思成教授长期在清华任建筑系主任,夫人则长期任建筑装饰学教授。如果说梁思成的学术偏重于营造学史、建筑工程、工艺方面;徽因则更偏重于建筑艺术的美学方面。 她老早就被医生宣布患有绝症,却不顾自己的健康状况,陪伴梁思成在当时极为落后的穷乡僻壤四处奔走,根据地方县志的记载去寻访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荒寺古庙……她的气质、修养、风度、性情,犹如稀世美玉,难以形容。
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林徽因,她都提供了一个创新启发的女性面貌,不论是此时或彼时,不论是文学的、美学的、建筑学的,甚至感情方面的,清新一如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