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句话讲清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教你如何慧眼识人?

2025-05-20 23:11: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而后逐渐衍生出道德含义,超脱于阶级制度之外。

在《论语》中,孔子有不少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君子”与“小人”同时出现共有17次。

其中5句较为经典,5句话讲清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教你如何慧眼识人!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一: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为人庄重、心境平和、做事泰然自若,但从不骄矜;

小人傲慢、狂妄、目中无人且带有攻击性,丝毫没有半点稳重。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遇到困难会先从自身找原因,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检讨自己;

小人遇到麻烦,则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认为都是别人的过错,从来不愿反思。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喜欢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但对待事物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与人同流合污;

小人则擅长隐瞒自己的思想,喜欢盲目附和、阳奉阴违,为了与他人保持一致,甘愿成为墙头草。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四: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君子学习道义,是为了更有仁爱之心,为了造福百姓;

小人学习道义,却是为了听从别人的使唤。

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论语》5句话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陷入困境时,哪怕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他们依然坚持做人的原则,安贫乐道,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小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却会为了摆脱穷困不择手段,胡作非为,见利忘义。

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看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