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空有名望。 指有名无实。
出 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名存实亡
míng cún shí wáng
【解释】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来形容只剩一个名字;其它一切不存在的事物。一般作谓语、补语。
【辨形】名;不能写作“明”。
【近义词】有名无实
【反义词】名副其实
【辨析】~和“有名无实”;都有“徒有名义”的意思。但~偏重在“本来有名有实;后因某种原因不存在了”;“有名无实”侧重“原本就只有一个空名”。
【例句】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