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派:朱熹的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2,朱熹认为,万物都是从“理”中产生的,“理在事中”,从事物中找出事物之所以存在的那个“理”,才算是获得了对事物的认识.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他同意朱熹的看法,认为事物之所以存在必定有一个“理”,但是这个“理”并不在人之外,而在人的心中,表现为人最本质的“良知”,因此主张“致良知”,人只要认识到了心中的“良知”,也就认识了万物的“理”,从而就达到了对事物的认识.3,王阳明和朱熹的观点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王阳明把外在的“理”转换成了内在的“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