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
1.细菌的入侵。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轮回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这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最根本的原因。
2.乳汁淤积。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难题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留存在乳内。③乳腺管梗阻使排乳难题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分娩后产妇未能把握准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痛苦悲伤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前提,这也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
(二)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和机制
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原因。有文献报道约40%正常产妇的乳汁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存在,但不引起发病。初产妇易发急性乳腺炎与其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引起乳管的梗阻有关。梗阻乳管可使乳房组织的活力降低。加之乳汁淤积的分解产物使之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也有报道,哺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其患病率较哺乳后不吸尽乳汁的发病率可低1倍。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过程大体经历乳管炎。乳腺炎和乳房炎3个阶段。细菌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停留在滞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导致乳管的急性炎症,继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引起实质性乳腺炎。细菌亦可从乳头皲裂的上皮破损处沿着淋巴管到乳腺间质内,引致间质性乳腺炎。此阶段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即向乳腺实质以外的脂肪和纤维组织扩散导致急性乳房炎炎症局限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乳房脓肿;若脓肿穿破到乳房后间隙的松散结缔组织内时则形成乳房后脓肿。
病理检查可见乳腺肿大皮肤潮红切开后有时可见脓腔形成呈单房性或为多房性镜下显示:在乳腺组织中可见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同时可伴有脓肿形成有时炎症仅累及1个或几个相邻的乳腺小叶。以上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和机制。
上海455医院乳腺主治医生,有相当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对各类乳腺病具有丰富独特的解决经验和方法。专治,您有任何疑问和意见,随时咨询在线乳腺专家。
你好!
急性乳腺炎的三期
早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
溃后期: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