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税是什么意思?

2025-05-16 10:43: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所谓计税,是企业所得税计算中的一个概念。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其表示的具体含义为:实行计税工资政策的纳税人,所发生的工资性费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准予在计税工资标准以内,据实扣除,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计税工资的税前扣除标准最高限额为每人每月800元。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在最高限额以内确定,并报财政部备案。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确需提高限额标准的,应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审定。

因此,各地的计税工资扣除标准是不同的,但均在每人每月960元以内。

回答(2):

  计税指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等。
  税收的基本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对于税法而言)。

回答(3):

  计税基础(Tax Basis)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
  资产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