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翼升力的产生,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变机翼上下平面的形状,影响到流过机翼时候的空气流速。
一般机翼的形状是上曲面下平面,这样机翼上部空气的流速会比下面快,也就产生了压力差。
机翼在快速掠过空气的时候,就会产生足够的托举力,也就是升力。
初中的课本可能讲的不详细,但是基本原理是不会错的。
伯努利原理大家都知道,动压是密度乘以速度平方的一半,这也就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动能,这个动能加上代表势能的静压等于代表总能量的总压。
而代表总能量的总压是不变的,那么速度快了,动能大了,代表势能的静压就低了,一个飞机翅膀,总是上边凸下面凹的,那么流体在上面快,下面慢,根据伯努利定律上面静压小下面静压大,所以这个效应加到一起,下面的合力比上面的也大,这个差别就是升力。
我认同你的观点,读初中那会儿,我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质疑。
机翼上方的前斜面受到迎面的风,会对斜面产生一个压力,这个压力可以分解成一个水平阻力和一个垂直机翼向下的压力,这就会使机翼减速向下运动。
机翼上方最高点之后,由于受到前方凸起部分的阻挡,气压会小于与之对应的机翼下部,因此机翼后部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
综上,机翼会前端向下,后端向上,翻转。
这里面有一个疑问,后端的升力是否大于前端的压力?
课本上的机翼呈纺锤形,前端的斜面很小,后端面积很大,如果在机翼后方远处加杠杆,以很小的重量压住机翼,使其不能向前倾翻,那么,是否还是可以起飞的?
飞机机翼升力来源于机翼上下表面气流的速度差导致的气压差。具体是因为机翼的上表面是弧形的,使得上表面的气流速度快。下表面平的,气流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