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首先在初中化学中就是如此说的,没有任何问题,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的原子或条件不同变成离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如果高中层面,晶体结构不同,组成粒子不同,不能用分子一概而论,可能是原子或离子,总而言之结构决定性质!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氯化钠是由氯和钠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分子物质,分子中有氯和钠两种原子。
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主要有: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白色结晶粉末;密度1.199 g/mL at 20 °C;熔点801℃;闪点1413°C;沸点1465℃;水溶解性:360 g/L (20 ºC);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酒精)、液氨;不溶于浓盐酸。
化学性质稳定,电解熔融态氯化钠可得金属钠和氯气;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可得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氢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硫酸氢钠。。。。
以上性质只能是氯原子与钠原子结合,成为氯化钠分子后才有的性质。这些性质既不是氯原子的性质,也不是钠原子的性质。即使是把两种原子的各项性质加起来再除以2,也与氯化钠的性质对不上号。
所以说,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就由什么微粒保持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性质才是由原子保持的
那为什么不是质子,中子,电子,夸克呢?考虑水分子H2O,是H还是O保持了?H2O和H2O2难道化学性质会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