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或词作者对已发行歌曲的歌词或曲调不满意会调整后重新发布吗?

2025-05-21 09:25: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会重新作词 或编曲在从新发布的。有想法的歌手总是会在前行的过程中不停地思考自己的方向,又或是借由某种契机去调整自己的音乐路线,这不见得就一定适合,也不见得一定会成功,更不见得大家就能接受,但是还是应该给予支持或是肯定,这是任何一个歌手想要有更好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如听徐佳莹《心里学》专辑这般,在初心上是矛盾的,却也欣然接受,无所谓好坏,无所谓适合与否。

      单就她借《心里学》这张专辑有意拉开与之前四张专辑的距离,在制作上、声音上区别开来这个用心,就值得点赞。的确,《心里学》》 专辑与徐佳莹之前四张专辑在气质上,制作.上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可以说《心里学》专辑更上档次了,在编曲.上、在制作上,在中心情怀表现上,编曲的丰富,可听性的饱满,配乐的华丽,这些都填补了徐佳莹过往作品在编曲上显得较为单一,音乐架构较为单薄的不足,这实际上也是一直以来都希望徐佳莹能在音乐上完善的,如今在陈建骐、陈君豪、Starr Chen的操刀下,整个音乐面貌焕然一新,所听到的徐佳莹,所听到的《言不由衷》、  《灰色》、  《到此为止》编曲大气、饱满甚至华丽,很有现场的氛围感,以此去突显徐佳莹的嗓音中饱满的情感浓度,细腻的程度

 叠加在在一起还真是有一种绝妙的聆听感受而再来说徐佳莹这次专辑内容中心情怀的表现

      不欲去谈太多“心里学”这个中心概念,始终还是觉得有点空乏,不是牵强地将专辑中这些作品串在了一起,也不见有很强的说服力让这些歌曲都在为一个中心概念围绕,总之这是很多歌手专辑在打概念牌时所有的通病,不具太大的实际意义。

徐佳莹在《心里学》专辑中在内容情怀的表现上也与之前的专辑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于开始由小我转变成了大我,音乐的视野变得更大、更开阔。从前很大程度.上是为自己而唱,唱小小的情怀,私人的感情,而在这张专辑中开始升华,她成为了

“我们”的代表,是代表我们来唱,唱生活、人生,逐渐脱离了自我,  《人啊》、《言不由衷》、《儿歌》、《心里学》等这些作品在内容上的表达自然也就变得更深刻,更显韵味,不再局限对某种小情绪的执着、纠结,不再流连在某种小情怀的氛围中无可自拔,继而让音乐的辐射力开始显现。

回答(2):

既然已发布,就不可逆转。只能更新版本后用在其他地方 比如演唱会。显示中歌手也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回答(3):

应该不会,一般都是会很满意了才发行的,就算后面觉得不满意了也不回修改重发,这样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首歌的歌手很不专业,很随意。

回答(4):

歌手的作品一旦发布是无法再次修改二次发布的。必须要在发布前完成所有工作,一旦发布就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了不能随意修改了

回答(5):

一般不会,但有一些歌手觉得不太完美的可能会在演唱会之类的公开表演做新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