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从而导致社会混乱,人民生活苦难不堪。
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北洋军阀公开分裂成许多派系。
黎元洪继位后,并不能摆平整个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派的关系,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为在袁世凯后期已经可以分庭抗礼的存在。
后来段祺瑞排挤走黎元洪后,皖系主导北洋军阀,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来越大,于此同时在东北的奉系军阀开始崛起。
北洋军阀分裂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与此同时,原先依附于北洋军阀的各地军阀也纷纷裂土称雄,分别把持着或大或小的地方。
这些不同派系的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对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或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占据的地盘,进行着连年不断的纷争,并不时引发战争。
扩展资料
军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政府允许养兵,二是有足够的地盘和钱养兵。
军阀割据大多源于中央在面临动乱而无兵或所养之兵不能打仗的情况下将权力下放地方,从而导致各地领导人拥有军事,财政大权,导致拥兵自重。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
因当时的中国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各个地方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它们分别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这样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也就促进了中国各派军阀的割据纷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