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藏剧情?

2025-05-22 15:11: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里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比如加上一个斗酒神僧,为何要加入这个人物?他是干嘛滴?这位神秘人一生为儒为道为僧,也没有说清来历,那么,他究竟是什么人?

金庸写这么个人物,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

你们一定知道《九阴真经》的作者叫黄裳,他奉徽宗之命,收集天下道藏,最后居然无师自通,学成了绝世武功,甚至打败了当时许多武林高手,这些高手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明教。

根据史书记载,黄裳编纂《万寿道藏》是在政和四年左右(1114年,事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道观》,王重阳此时刚刚出生),而当时的明教教主正是方腊(方腊起义时间约在1120年),与黄裳一战,明教过于轻敌,元气大伤,方腊本人也因为受到重创,被一个江湖三流高手鲁智深所擒获,此后明教几乎一蹶不振,而这个时候,却迎来了对头《九阴真经》畅销江湖的黄金年代。

后来华山论剑,《九阴真经》就辗转落到了王重阳的手中。

如果你了解历史,就会知道王重阳同时代,有一个僧人叫茅子元(法名慈照,外号“万事休”),他是白莲宗的创始人,其实也是当时的明教教主,更是斗酒僧的真正身份。

对于数十年前明教子弟被黄裳支配的耻辱,茅教主并不服气,于是他针对《九阴真经》,再创一部《九阳真经》,以表示明王尊者、不弱于人。因为当时正修习本门心法乾坤大挪移,所以两者之间,无形当中,居然有共通妙用。

还记得倚天中张无忌因为学全九阳神功、竟能马上学会乾坤大挪移吧,你以为这真的只是张无忌的狗屎运?其实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所以《神雕侠侣》的结尾,为什么尹克西宁可在五绝面前冒险装傻,也要把《九阳真经》带走?别忘了,他是波斯人——因为波斯明教总坛通过安插奸细,打听到了这个隐藏绝学,急求干申大那多的速成之法!

总之,多年后金庸让茅教主成为《九阳真经》作者,也让明教重拾了尊严,这是他对明教的偏爱和执念。这种偏爱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都知道金庸是传媒大亨,早期创办日报连载小说,这份刊物原本叫《野马》,后来大家觉得不太像报纸的名字,他便决定改名,叫作《明报》。

为什么取这个名呢?

金庸在和池田大作的对谈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里表示,“明”字有“明辨是非”、“光明正大”、“明察秋毫”、“明人不做暗事”等含义,他非常喜欢这个字。后来他写完《倚天》,十分推崇男主角的仁义忠厚,多个访谈里,更常常自比张无忌,你看,他都把最喜欢的“明”字,赐给了张无忌统领的门派。

于是我们看到金庸笔下的明教,尽管有几分神秘,几分“邪”,初时看似各怀鬼胎、一盘散沙,但关键时刻,却团结互助、视死如归,而且到后来,更是“改邪归正”,团结各大派,为民请命。

事实上,他一直在替宠溺的明教加戏,替它下一盘大棋,用他惯用的草蛇灰线与春秋笔法。

回答(2):

在我的印象中小龙女一直是一个迷,所以我认为这个是较为隐藏的剧情。

回答(3):

小龙女为啥让人给玷污了,其实是有含义的。

回答(4):

我有点想知道段誉的父亲,真的有那么花心,估计有点隐情。

回答(5):

最不为人知的影剧情,确实有很多小龙女到底是什么一个来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