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装备半自动步枪?

2025-05-19 18:20:3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技术上没问题,然而日本陆军保守的一批,觉得能一枪打中的为什么要多枪?火力压制这事儿有机枪干啊,而且陆军本来就缺金属(陆军油多 海军铁多。两个马鹿)浪费弹药不是日本传统。日本在1920年就开始制作过一种三八式半自动步枪,主要是仿造美国的佩德森半自动步枪的技术。到1932年,日本陆军开始招标一种半自动步枪。

当时日本几个工厂就山寨了几种外国半自动步枪,比如,捷克ZH29型半自动步枪,美国佩德森半自动步枪。但是很快抗战爆发,日本军工开始发力生产更多的陆军武器,没有多余的产能给半自动步枪了。

到了1944年,日本才从太平洋战场的经验,要求再次研发半自动步枪,结果,就搞出来一个四式甲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日本的四式甲半自动步枪是7.7毫米子弹,才有10发固定弹仓供弹,长度只有1037毫米。

4式乙全自动步枪还是7.7毫米子弹,才有20发和30发弹匣供弹。结果,在1944年刚刚研发出来生产了125支样枪,还有200套样枪配件。不过辛亏没有大批量生产,否则在我国战场,在其他战场,造成的人员伤亡就会更大。

这个时候,美军已经攻克塞班岛,美国战略轰炸机已经开始火烧东京了。日本大本营急了,叫停了陆军几乎所有火炮,坦克等武器的生产,全力生产高射炮和雷达。半自动和自动步枪这种排名都排不到前十名的武器更是直接下马了。

日本在当时武器优先级,战机,截击机,高射炮,雷达,运输船,驱逐舰这些才是最优先级。战机和截击机防空,高射炮,雷达防空,保卫本土。驱逐舰掩护运输船出去抢资源,不能让本土全饿死。至于5分钱邮票找来的步兵,他们的步枪,那排名直接就最后了。

回答(2):

因为在当时半自动步枪的造价是很高的,而且半自动步枪在当时的稳定性很差,总会出现卡壳炸膛的现象。

回答(3):

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工业能力,后勤补给能力,枪支弹药生产能力不足,无法供应半自动步枪的充足弹药,所以最后放弃了。

回答(4):

因为半自动步枪重量是非常重的,所以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这种步枪价格也非常昂贵,所以日本才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