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是怎么引发的,能治好吗

2025-05-21 09:14: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简称WD),别名:Wilson病;威尔逊变性;威尔逊氏变性;威尔逊氏病;威尔逊氏综合征;威尔逊病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由英国医生Samuel Alexander Kinnier Wilson(1878-1937)在1912年首先报道和描述。本病已明确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 、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因【肝脏】以及【脑豆状核】常常受侵害故而得此病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有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金属巯蛋白基因异常及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目前以前二种学说获得多数学者赞同。

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肝豆虽然不能治愈,但是临床已经完全可以做到非常好的控制治疗了,规范系统正确治疗后,可以和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及婚育下一代……

铜娃娃能生小baby么?YES! YOU CAN !铜娃娃生baby的压箱底的锦囊妙计专业肝豆医师都给放到这儿了,拿走,不谢!铜娃娃婚育

回答(2):

肝豆状核变性首次发病一般在6岁至45岁之间,但最常见的是在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其发病率约为1/(50万~l00万)。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肝病综合征、神经及精神等问题。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鉴定,可精准、快速明确患者发病的基因原因,根据致病基因寻找、设计治疗方案,指导基因矫正,避免后代或二胎再次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