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

2025-05-20 11:25: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实用性指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效果,应说明其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便捷性及推广应用前景。
"三自"、"三性"原则是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的重要原则,是各评委必须把握的共同尺度。参赛者必须明白和重视,在作品和申报材料中充分体现和表达。正确把握"三自"、"三性"原则,一要正确处理学生自己动手与教师、家长辅导和指导的关系,因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中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所以在坚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前提下,允许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其他科技人员在作品申报评审之前进行辅导和指导。实践经验表明,"三自"是前提,辅导是关键,但辅导是引导、启发和纠错,而不是包办代替。如果教师、家长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低,即使是包办代替的作品也难获奖,这样的例子已有不少。二要正确处理"同样"与"同类"的关系,大赛对参赛作品允许"同类",拒绝"同样","同样"是原样抄袭或重复别人、前人的作品,"同类"是类似别人、前人的作品,但有自己的新颖、先进、独特之处,在作品和申报材料中要突出体现与同类其他作品或产品的区别。
2、突出"创新"本质。所谓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是知识层次和具体对象,科技是内容属性,创新是本质核心,作品必须突出这个本质和核心。重点是把握住"新"、"高"、"精"三字。
(1)选题要新。选题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中大家共同感到的的第一道难关。以青少年现有的这点基础科学知识,制作个什么作品才有科学性、先进性,才在竞赛中有竞争力呢?这是困扰许多老师、家长、学生的第一个问题。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倡从探究身边事物开始找课题,窍门有三。
窍门之一:"需要"是发明创新之母。就是找市场需要、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而目前又没有开发出来的产品空白,世界上的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由"需要"孕育出来的。

回答(2):

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了能有更好的生产力表现出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求,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有创新能力思维能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创新能力是新的生产力,培养大学生有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迪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