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谈村是中国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是研究明清冀南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存。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指导下,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保护和初步开发,已成为中国北方艺术院校写生实习基地和国内外艺术专家创作基地,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艺术专家和文化名人前来观光欣赏,游客乐于不断。称赞这里是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使人们潇洒避暑,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欣赏历史文化理想之地。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该村174座村民住宅为二、三层楼房全部由青红两种沙石岩建筑,2000米古石城墙围绕古村,古寨落于“一城四门”之中。村内大小石孔桥36座,还有古石楼、窑洞、古石栏杆、石巷、龟背石壁、古井、一滴泉、古木雕刻、财主院等古迹。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印刷厂旧址,国民党省政府旧址等景点。该村以路姓为主,古时分为“三支四堂”“贵和堂”“德和堂”“中和堂”“汝霖堂”。
抗日战争时,百户人家的英谈村参军村民竟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六名在战场上光荣牺牲,成为了革命烈士。在解放战争中,这里是八路军129师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所在地,刘伯承元帅曾在汝霖堂住过,在石板路南侧有一个四合院式建筑,这是中和堂的房产,中和堂建于咸丰年间,院在桥上,院内有果梨树,下细上粗别有情趣。1937年日本侵华时,时任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来到英谈村,这个中式的小院成为河北省府衙门。在门口右侧的一间房里,是鹿主席洗澡的地方,至今在这里还保存有鹿钟麟当年洗澡用的石头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