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高手,帮我解几道题目

2025-05-21 22:13: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这问题题目错了吧,应该用去油漆150立方厘米吧,则应为:150/10^4=1.5*10^-2厘米.

2。把若干条头发并排,量其宽度,记下数据,再除以条数。

3.不完全对.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所以适当截成两段会成活.但是它体内含很多体液.如果体液流失过多就无法存活.小明胡乱截断,要看是否流失过多体液了.

4.藻类对人类贡献很大,但有些藻类对我们的危害也不小,其中著名的是水华与赤潮。水华是淡水中的一些藻类,如有几种蓝藻、衣藻、裸藻等。因水中某种矿物质或有机物丰富,引起这些藻类大量繁生。在水面上出现不同色彩的现象叫水华,它可使水变质有毒,鱼类因中毒或缺氧而窒息死去。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藻类或浮游生物大量繁生,使海水变质产生红色或黄色,这叫赤潮。赤潮往往使水中大量鱼类、藻类等中毒死亡,造成很大危害。

5.根据地球生命形态所推知的宇宙生命中形态多不能脱离水而存在。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早已被经典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的实践所证实。
中学地理所关注的水对于生命的意义主要在于体现地球的特殊性,以及对探索外星生命提出一个方向。
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其条件是:
(1)有必要的组成物质,能合成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等元素。
(2)命需要适中的光和热,温度过高,碳原子的化学键被破坏;温度过低,又会使生物过程停顿。
(3)有液态的水,这是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有大气,大气有三个作用,一是大气通过紫外线照射和电火花合成有机物;二是保护生命安全不受陨石和宇宙线损伤;三是保护地球表面的热量。
(5)上面的条件能维持很长时间,使生命有一个产生、发展、进化的过程。

7.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的密集区域,估计此地带存在着50万颗小行星。
从化学成分上看,小行星和类地行星相似,主要有硅酸盐和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原本也应该是一颗类地行星的材料。但是在巨大的木星引力之下,形成行星的原始物质的聚合过程被不停的扰动,最终未能形成大行星。
1、爆炸说认为:火星与木星之间原来有颗大行星,后来爆炸了,小行星带就是大行星爆炸后的碎片;
2、碰撞说假定现在小行星带所占的空间中,原来存在5~10个与谷神星大小不相上下的“行星”,由于不断地碰撞而形成大量碎片;
3、半成品说认为正当其他行星形成时,目前小行星带所在的区域由于缺少最必要的条件,成为半成品——小行星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发展为大行星。
这些解释各有道理,但都不能自圆其说,因而都未形成定论

回答(2):

1:题目有没有问题?
2:把头发饶在一根铅笔上(至少在50圈以上),饶好50圈后,再用尺量出长度L,再除以50.
3:不对,蚯蚓切成两半后的确能活,但切口必须靠近尾端.
4:有磷的洗衣粉,排放到河里,是水生植物很好的生长养料,所以水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夺取水中的溶解氧,使水生动物缺氧而死,从而使微生物增加,排出代谢废物,产生恶臭,使水质变差.
6:生物体内2/3以上是水.水是生命的象征.
7:投影
8:可能火星和木星交战过,小行星带是战争废物.

回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