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限额了,传统银行能否反攻支付宝和财付通?

2025-05-19 10:11: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级就是现在市场上主流的静态二维码方式,从之前的绑定银行卡最高限额骤降至每天最多500元。这么规定,是因为央行认为其安全性相对不足,而将其定位为小额、便民支付。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明年4月1日两个文件执行后,将无法通过商家打印的静态二维码支付500元以上的商品或服务了。


从表面上看,央行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态度,对二者的限制完全相同。易观的最新报告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起来占据了2017年第3季度移动支付九成以上的市场,其他中小第三方支付企业瓜分剩下的份额,而银行所占的份额几乎可忽视不计。二维码支付是移动支付进军线下市场的主流方式,也就是说,央行条码支付限额对于银行的影响非常小,而对支付宝和财付通造成较大的冲击。

对支付账户的限额,特别是对目前主流的静态二维码单日每个账户限额500元的做法,将迫使一部分超过500元的消费支付转移到传统银行刷卡上来。同时,动态二维码有一定的硬件成本和技术成本,如果商家想提升支付限额来吸引消费者,意味着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而理论上来说,银行可以利用线下现有的POS机实现动态二维码功能,在策略上来说,这相当于是提高了竞争对手的成本。

因此,外界认为央行此举意在限制支付宝和财付通,帮助传统银行争夺支付市场,也并非没有根据。

关于传统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大举入侵线下心存恐惧呢,之前我在《传统银行如何才能打赢收单保卫战?》一文中有过论述。这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个人存款进行了截流,导致其低成本资金来源日渐枯竭,继而可能影响其贷款业务。

此番央行在两个文件中对二维码进行设限,不排除传统银行游说的可能性。应该说,央行对传统银行的关照确实非常尽心尽责,无愧于央妈的美誉。

两个文件只是对条码支付进行技术性规范,并非一刀切、全面禁止。因此,两个文件的出台,并不足对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构成大影响。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仍然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强争霸的天下。

前者拥有消费场景上的优势,而后者在用户渗透上占据主动。作为先行者,拉卡拉一度占据移动支付市场较高份额,但仍被两大巨头碾压而迅速节节败退。二者的巨大竞争优势,是包括传统银行在内的其他竞争对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企及的。

回答(2):

不可能的,传统银行有自己的弊端,他们已经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

回答(3):

传统银行很难反攻,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这两者的影响太大了。

回答(4):

应该是很难的,因为现在大家已经不太适应使用传统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