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直在朝外太空发射卫星,那么那些报废了的卫星是怎样处理的?

2025-02-10 05:48: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到目前为止,在地球上方不同高度有着上千颗人造卫星,它们以不同的倾斜度绕地运行。然而,这些只是正常运行的卫星数量,如果再加上那些已经报废的卫星以及大型卫星的碎片,那么这个数字还要大得多。他们漫无目的的游荡在轨道之中,成为了一个个太空垃圾。

报废卫星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法是让功能失灵的卫星减速,让它们回落地球,并在再入过程中在大气中燃尽。另一种方法是将功能失灵的卫星推入更高的轨道,这样就可以远离其它正常卫星而绕行地球上百年。

不同的卫星在不同高度绕行地球;一些卫星离地球很近(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例如国际空间站),而另外一些则在上万公里以外的上空(比如地球同步卫星)。以何种方式处理报废卫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卫星和地面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将具体考虑第一种情况。

当准备处理那些即将报废的近距离绕行地球的卫星时,太空工程师们稍微改变它们的轨道,让它们进入一个更低高度的轨道(在完成任务之后依旧)绕行25年以上之后重返地球,并在这个再入过程中在大气层中燃尽。这就是人造卫星的“25年法则”。

如果功能失灵的卫星因体积太大而不能在再入过程中完全燃烧的话,那么其最后的一部分燃料就将被用来让卫星减速并让其脱离轨道,这样未燃尽的卫星碎片就可以掉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即被称作“航天器公墓”的地方,具体位于南太平洋。

回答(2):

最后一班就是就成为了太空垃圾了,然后也没有回收。

回答(3):

当然那些报废了的卫星会被回收处理,然后再次循环使用。

回答(4):

报废的卫星是没有办法处理的,就这样漂流在太空中就变成了太空垃圾。

回答(5):

这些一般都是当做了太空垃圾的存在的,在太空漂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