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条 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证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关于本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伪证罪的成立只限于行为人在刑事案件中作伪证,如果行为人在民事案件中作伪证的,不成立本罪;
(2)如果行为人只是就与案件的定罪量刑这一实体处理结果关系不大的情节作伪证的,不成立本罪;
(3)注意区分伪证与误证。
如果证人因记忆错误而致证词失实,或鉴定人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低下、鉴定材料、鉴定设备的原因做出错误的鉴定结论,或记录人由于对业务不熟而出现漏记、错记,或翻译人因业务水平低下而出现错译、漏译的,因为行为人在主观上并无陷害他人或为他人开脱罪责的故意,所以不成立本罪。
那不一定。你也很难证明一定是恶意的。人的记忆和认知就是在不断变化的。
法院不采纳只是代表法院认为它不能作为证明此案的证据,不能认定它就是伪证
这个不好说的,证人改口供要看法院相信哪边了,最好和公安机关好好谈谈,毕竟他们有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