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林百欣中学的学校特色

2025-05-16 03:04: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林百欣中学在学校美术教师黄福生老师的带领下,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篆刻艺术教育,将篆刻艺术引入美术课程。在学习中,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篆刻技巧,还及时加入了情感教育的内容。从篆刻中,学生们一方面有动手的能力,一方面了解了我们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并可以通过篆刻来提高艺术欣赏的能力。
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篆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介绍,然后确定一个主题,比如说他确定的主题叫“感恩之印”,学生把自己对父母、对朋友的感激的、祝福的、激励的话写出来,化为篆书,然后印石、刀刻出来,印好这个印,赠送他的父母或者朋友,父母和朋友再写上他们的感言,然后学生再拿着带有父母感言的这方印再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话语、刻出的这方印以及父母感受的评语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教学的几个环节就落实到一方印上,而在整个的各个环节,是贯穿着18个学时来把它完成,这就是它和义务教育不同之处
2005年11月,林百欣中学高中部的171名学生进行《三字经》的现场篆刻演示,让学生们用传统艺术手法再现我国古典著作,林百欣中学无疑找到了一个将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的好办法。在同学们挥动着手里的篆刻刀中,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2007年9月,林百欣中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感恩我师”现场篆刻,以此表达对老师不尽的感激之情。在悠悠流淌的古筝声中,110多位学子齐齐挥动刻刀,为自己亲爱的老师刻一枚印章。同学们拿着印石,挥动刻刀,一笔一划、聚精会神地雕刻着,他们要篆刻自己最崇敬的老师的名字,并把它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老师。同学们刻好了,用红艳艳的印泥一印,老师的名字就印在早已准备好的纸张上,接着同学们又写下了感谢师恩的一句话。老师们拿到这个凝聚着真情的礼物时,也特别回赠了同学们一张“收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