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要素的小结和结束语

2025-05-20 00:08: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由于空气的流动,很多气象要素(能量、水汽等)也随空气以风速而一起流动。分析表明,空气在单位时间单位横截面对该气象要素的输送量在各个高度上是不同的。在对流层内一般存在着一个或者两个气象要素输送量最大的层次。计算各个气象要素的输送量的公式是⑴式。把这个公式用到某气象要素的各个层次上,我们就求得了该气象要素在各个层次上的输送量。风能计算中的风密度公式是这个公式的特例。
我们过去比较熟悉的高空急流仅表示哪里的空气在单位时间所穿过的体积是最大的。它并不表示哪里的单位横截面在单位时间流过的空气最多,而水汽的最大输送量却出现在距离地面2公里的高度附近,它不在高空也不在地面。
我们计算、分析了中国7个站点的空气通量、水汽通量等多个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 气象要素 最大层的位置 说明 位能输送量 基本与高空急流
(风速最大层)重合 大约在对流层顶附近 风能(动能)输送量 在高空急流和空气输送量最大层之间 离高空急流比较近,但是位置低一些 动量输送量 在风能输送量最大层和空气输送量最大层之间 比风能最大层低 空气(质量)输送量 一般在高空急流以下1-2公里处,也有的在地面以上2公里处 它与高空急流不重合,而是比它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其变化也比较大 热能输送量 一般在高空急流以下1-2公里处,也有的在地面以上2公里处 它比空气输送量的最大层要低。
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其变化也比较大 水汽输送量 在地面以上2公里处 水汽总是集中在大气低空 潜热输送量 在地面以上2公里处 与水汽输送量最大层的位置重合 过去我们主要从“高空急流”、“水汽输送量”等角度关注过输送量问题。本文则给出了输送量的通用计算公式即公式⑴,还揭露了不同气象要素都有最大输送层存在于不同高度的特点。但是对这个特点的物理意义本文没有展开讨论。从能量平衡和物质平衡等角度分析这些特点可能使我们对大气中的物质、能量循环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