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我国储蓄率与历史峰值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近期有观点认为,我国储蓄率出现断崖式下降,尤其居民更是“囊中羞涩”。
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8年的37.3%,增加了9.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去年11月份也提到,中国的储蓄率在高峰的时候曾经达到了差不多50%,现在已经降了好几个百分点。
扩展资料
近年来,受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换等因素影响,我国储蓄率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为缓和,并未出现断崖式下跌。2011年,我国储蓄率跌破50%,2017年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5.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率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周小川认为,储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好处,表明内需增强;但也需要关注隔代之间储蓄率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发展较快,会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人口现象,可能会带来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