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文中介词结构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有什么不一样

2025-05-21 19:10: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文古文中介词结构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是两种表述,一种语法,没有什么区别: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青,从蓝中取出,而比蓝青”)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