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在诗经的年代还不怎么讲究押韵。事实上,押韵是从魏晋骈文以后才开始发展的。如果你想问这首古诗是怎么押的,其实,诗经中经常用作结语的手段就是“兮”字了。这个市在是不能说押韵的 。说诗经押韵的基本上都不怎么专业。
句尾字押 i 韵
压 i
韵脚 猗、子、兮、锡、璧
压 ing
韵脚 莹,星、青
诗经的时代确实没有形成系统的押韵的规则,但是无韵不成诗,诗自然是有韵的,只是不像后世,它不见得每章格句末字通压,有时是句中韵,有时是格章押韵。还有就是上古音和今天的读音有很大差别,很难用普通话去理解诗经的韵律。
清朝学者对这个问题做过大量研究。下面是清代学者江有诰的《诗经韵读》对这篇标注的韵读,不敢保证其准确性,聊作参考。
第一章
歌部——猗(ē)、磋、磨。 元部——僴(xiàn)、咺(xuān)、谖(xuān)
第二章
耕部——青(jing)、莹、星。 元部——僴、咺、谖
第三章
支部——箦(jī)、锡、璧。 宵部——绰、较、谑、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