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僧爆雷给我们带来哪些深刻教训?

2025-05-22 14:52: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就在大家沉浸在世界杯、端午节假期的欢乐之中时,P2P理财行业突发变故,自称有央企背景、号称交易量高达800亿元的网贷平台唐小僧暴雷。现在一些投资者反映,提现已经不行了,微信客服也联系不上了。

有消息称,唐小僧爆雷是其高管主动向警方投案,目前很多投资者聚集在唐小僧的母公司“资邦金服”的办公现场,希望母公司“资邦金服”对此事有个说法,但“资邦金服”的办公场地已被警方查封。

其实,唐小僧在爆雷之前早有征兆。此前,唐小僧理财APP上一则公告称,平台将于6月15日22;30至6月19日14:00进行系统升级,系统升级期间暂停运营。

对此,不少投资者心里嘀咕,放假期间P2P进行系统升级在比较罕见,且升级时间如此之长,的确有爆盘的可疑。

此外,唐小僧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多数员工“被离职”。在此期间,公司要求员工,请尽量稳定,不聚众声张,给公司一点时间,解决社保公积金和五月份的工资。而实际上整个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了。

应该说,唐小僧在P2P平台中还是有些知名度的,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唐小僧被誉为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其他三家分别是钱宝网、雅堂金融、联璧金融。而这4家除联璧金融外,其他三家全部爆雷。唐小僧具体涉案金额目前不详,但涉及投资者范围较广。

另一方面,唐小僧影响面巨大。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计借贷余额约9.3亿元,累计借贷笔数53994笔,累计借款人数量948人,零逾期。此外,2017年8月,唐小僧注册会员超1000万人,交易额超750亿元。即使按照行业1%的转化率计算,也至少拥有真实的投资用户10万人。

那么,一直被唐小僧所夸耀的其具有央企背景是真的吗?早在2017年1月20日,唐小僧的母公司资邦金服被“央企”瑞宝力源战略重组了。瑞宝力源所谓的“央企背景”是其母公司“中国瑞宝国际合作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成立于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央企,但是瑞宝力源在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变更后,已经是民营企业了,早与其母公司脱离了关系。

面对唐小僧出现爆雷问题,投资者叫苦不迭。在场报案的投资者最多投入金额将近300万元,小额投资才也有几万元的投入。有一位投资者无奈地表示:她自己放了23万进去,为了能薅羊毛,得到返利,又用家人的账户做了一个新手注册10万的投资,下个月5号才到期,没想到平台就突然爆雷了。

现在问题来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才能在唐小僧平台爆雷事件上面吸取经验教训呢?对此,我们想给广大投资者提一点建议:

第一,投资回报率过高的平台不要去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要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体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超过6%的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唐小僧是“资邦金服”打造的一家网络借贷中介服务平台,但实际上却是高额返现平台,在“羊毛吧”网站上,有投资者反映唐小僧理财的羊毛已经达到了100元活期奖励30元的现金的高度。

如此高的回报率,肯定是当前任何行业投资项目所承受不了的,那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八个瓶子七个盖”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投资者一定要知道投入的资金用途。有不少投资者表示,在购买唐小僧产品前根本看不到产品的具体信息,只能在投资后查看产品信息,而投资合同只能看到债权转让协议。

无论是债权类资产还是收益权类资产,都无法看到唐小僧与借款方的借款合同和理财产品购买合同,唐小僧募集的真实资金用途,以及还款来源和资产抵押情况也均未披露。

更为重要的是,唐小僧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发展至今也并未与银行携手进行存管。也就是说,唐小僧完全有可能把客户的资金放到资金池,挪作他用。

如果有银行存管的话,则必须要在银行监管之下,把客户的资金存放在专门用于投资的账户上用备以后的投资活动。而监管部门曾多次强调,互联网P2P平台必须要有专门的银行监督其存管。

第三,线下理财的业务不要去做。资邦金服此次被查,应与线下理财业务有关。自善林金融、中融民信等线下理财机构被查处后,相关风险已充分暴露。

为此,全国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将线下理财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的决定。规定线下理财要在一定时间内将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并可随时进行监查。在目前P2P平台的多事之秋时,投资者还是不要投资线下理财产品。

唐小僧平台爆雷事件,给很多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不要光看收益率的高低。关键要看P2P平台有无理财方面的相关资质。我们建议大家在投资P2P时尽量少碰线下理财,以及在签合同时一定要弄明白资金投向何处,是否有银行托管账号专门监控,避免客户资金被挪用情况发生。投资失败教训实在太沉痛,一定要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