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种群。第一次从该种群捕获部分个体,全部加以标记后放回原种群。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抓捕,其中既有标记的个体,也有未标记的个体。则该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
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如植物、蚜虫、跳蝻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可能的误差
1、本地生物随机或者节律性地迁出迁入。
2、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估计错误。
3、捕捉所在空间有特殊因素造成个体分布的特殊。
4、被标记个体的死亡、标记遗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样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的取样调查,主要用于移动能力较低,种群密度均匀的种群,对于鱼等活动范围大的要用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调查时样方大小,一般草本植物采用1-4平方米;灌木为16-40平方米;乔木和大型灌木为100-200平方米。
标志重捕法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是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
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
1、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
2、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行为产生任何干扰。
3、标记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也不会对此生物再次被捕捉产生任何影响。
4、重捕的空间与方法必须同上次一样。
5、标记个体与自然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
6、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统计原理:根据自由活动的生物在一定区域内被调查与自然个体数的比例关系对自然个体总数进行数学推断。理论计算公式:N=M×n/m。前提或假设: 调查期间数量稳定;标志个体均匀分布在全部个体之中;标志操作不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样方法、百度百科-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多用于植物,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也可以用于昆虫卵的密度 ,蚜虫、跳蝻的密度等,要求调查目标不移动或者移动范围很小。
标志重捕法反之,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
ade of lotus lea